】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科技引領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4-02-23 07:27:21


  中評社北京2月23日電/伴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地位不斷被強化,不僅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柱。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列為2024年經濟工作九項重點任務之首,再次重申了科技創新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的核心地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科技創新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和社會進步的關鍵。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科技創新

  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溫軍文章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核心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和“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等重大論述的提出,標誌著發展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發展新質生產力,還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都要求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統籌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

  21世紀以來,以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加快轉化為新動能,不斷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新的增長點需要在科技創新中尋找,新質生產力應運而生。新質生產力,是一種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擺脫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躍遷新形態,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組合,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競爭力和持久動力。新質生產力必須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科技創新以及由其引起的生產方式、產業組織、商業模式等變革,共同激發和驅動了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湧現和成長。要加快構建科技引領,推動形成更多新原理、新機理的新質生產力,持續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新質生產力必須以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依托。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要求緊跟產業發展步伐,順應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高端化發展趨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強產業前沿技術和產業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在產業創新發展和產業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挖掘培育新質生產力。

  伴隨著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腳步的加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堅持科技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深刻分析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的基礎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把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作為未來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正是來源於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大局的深刻把握,為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

  現代化經濟體系呼喚科技創新

  文章強調,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始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建設邏輯的主線,把握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與建設目標,堅持創新驅動為重要支撐。沿著數實深度融合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以及開放型經濟發展等建設路徑,大力建設市場體系、產業體系、城鄉區域發展體系以及高水平開放體系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各個部分,最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建設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相符合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越來越依賴於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效率。國際科技競爭日趨激烈,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成為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這一變革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迎頭趕上的歷史機遇,也對中國的科技創新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與此同時,全球範圍內的貿易緊張局勢和技術壁壘的增加對中國的科技發展構成了挑戰,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如半導體、高端製造等,中國面臨著一定程度的國際技術封鎖和出口限制。此外,全國範圍內經濟資源持續流向具有更高水平優惠政策的地區、經濟主體和所有制主體,一方面帶動了中國區域經濟快速增長,但另一方面也加劇了中國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中國迫切需要通過加強科技創新,解決城鄉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高在國際科技競爭中的主動性和影響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