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科技創新要舍得投資年輕人
http://www.CRNTT.com   2024-03-11 06:28:37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全國兩會上,科技部部長陰和俊首次亮相“部長通道”,並就輿論關注的“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問題作出回應。他指出,要出台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單位把一半以上的基礎科研費用投到35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在重點實驗室的評估中,把對青年人的培養作為重要考核指標。

  科技興則國家興。青年科研人員,正處於精力旺盛、思維活躍、充滿熱情的階段,他們對於新事物更加敏銳、頭腦中條框限制更少,正是出成果的時候。在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青年科研人員的角色也愈發重要。復興號高鐵設計研發團隊平均年齡38歲,北斗衛星核心團隊平均年齡36歲,中國天眼研發團隊平均年齡30歲,長三甲系列火箭總體設計團隊平均年齡不足30歲……事實已經充分證明,青年完全有能力在核心技術科研攻堅中“挑大梁、當主角”。

  就現實來看,大梁怎麼挑,主角怎麼當,固然在不同科研領域存在具體差異,但從輿論熱議間,也可見一些帶有共性的痛點。比如,青年科研人員處於起步創業階段,在看資歷、論頭銜的項目評選中並不占優;在一些前輩眾多的實驗室、項目組中,也可能因資歷尚淺,而深陷於各種繁雜事項之中。著眼於此,相關方面持續出台優化相關規定,從“確保青年專職科研人員工作日用於科研的時間不少於4/5”,到“40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擔任項目(課題)負責人和骨幹的比例原則上不低於50%”,再到此番“鼓勵有條件的單位把一半以上的基礎科研費用投到35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期待更多可操作的量化舉措扎實落地,真正為青年人才減壓蓄力,營造更加優渥的創新環境。

  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科研人才的競爭。能否將持續釋放的政策紅利,轉換為科研成果的“加速器”,關鍵變量仍在科研工作者自身。如今的青年科研人員,相較老一輩科學家有了更優越的物質條件、科研條件。但社會轉型期帶來的生活工作壓力、突破原創性尤其是卡脖子課題帶來的研發挑戰,也不容小覷。更為激烈的競爭之下,制度政策上的幫助、關心和信任還需要繼續深化,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而青年科研人員也要多些靜氣、少些浮躁,把時間精力投入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做出自己的貢獻。

  從國家發展節奏上看,我國當代青年科技人才的職業生涯與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高度契合。心無旁騖投身事業、勇攀高峰,讓一份份卡脖子清單變為一項項科技創新成果,我們邁向科技強國的步履也將更加鏗鏘。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杜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