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為什麼市場會有人說央行應該買股票
http://www.CRNTT.com   2019-01-13 10:23:28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國內的投資者少部分人知道瑞士央行是家上市公司,知道的人中更少有人關注他的股票。事實上做為一個中央銀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瑞士央行的股價波動不大。1997年到2016年的20年間,基本圍繞在1000法郎上下500點震蕩。這個局面於2016年中被打破。隨著瑞士央行持有美國科技股的報道,其股價一年內翻倍到2000瑞士法郎。

震撼人心的是接下來的8個半月,伴隨著美國科技股的穩步上行,瑞士央行的股票迅速攀升,至2018年4月5日,達到了恐怖的9760瑞士法郎,兩年上漲9.3倍!同期的納斯達克100指數,只不過上漲了區區42%。不幸的是,近期美國科技股的調整也迅速地將瑞士央行股票帶落,最新收盤價4040,從高位下跌了近60%!

  央行直接買股票是否可能?

  說起此事是因為最近有報道猜測中國央行可能會進入股票市場。對此,各方輿論褒貶不一,有支持的,有反對的,有談論法理是否允許的,有探討執行層面上是否可行的,有講中國央行負債過高沒有空間的。各有各的道理。作為一名市場人士,本文想探討的不是應該與否,而是可能性、可行性及其相關的對股市的潛在影響。

  首先,可能性。作為貨幣政策工具的概率很小。央行購買股票的傳聞猜測源於兩家券商,東興證券在中證網的刊評以及野村證券的一篇報告。兩者側重點不同,前者認為對標日本央行,人民銀行可以購買1.58萬億-1.78萬億人民幣的股票,用來支持股市。而後者則認為以刺激經濟為目的,股票價格的上升對消費的提振效應會高於基建,因此央行可能會購買股票。雖然,兩者出發點不一樣,但二者所說的應該都是央行正式出面購買股票作為貨幣政策的一種形式。這個角度,筆者認為其實施的可能性很小。一者,央行的貨幣政策基調依然是“穩健”。我們可以探討“穩健”的內容,但直接購買股票一定不屬於“穩健“的範疇,肯定是寬鬆。二者,央行購買股票畢竟是個極端措施,通常是在經濟危機與股票市場恐慌共振的情況下發生。中國的經濟雖然有壓力,但談不上危機。股市雖然高點下跌了很多,但歷史地看,與歷次高點回撤的幅度接近,談不上崩盤的恐慌。更重要的是,央行的貨幣政策選擇依然很多,非擴表的政策包括降准降息的空間依然很大。即使考慮擴表,在信用利差高企的背景下,通過直接或間接地購買產業債來壓縮企業融資成本的效用可能會更會有效。

  其次,法理性。儘管央行購買股票是個極端的手段,出人意料地,其在法理上卻完全可以通得過。中國人民銀行法第4章第22條貨幣政策執行有兩條與證券交易(擴表縮表)相關。第5條: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及外匯。這是我們過去熟悉的模式。第6條:國務院確定的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其實,最近幾年央行的創新主要基於這一條,公開市場操作的各種粉以及長期資金供給的PSL都是基於此。股票購買也可以落在此條款之下。不需要修法,只需要國務院批准。

  再次,可執行性。央行的證券一級交易商交易對手通常是銀行,無法買賣股票。但近些年,一些資金雄厚的大券商,比如中信證券與中金國際,也進入了一級交易商的行列。因此,央行如果得到國務院授權買股票,在執行層面上也不存在問題。

  現實而言央行買股票概率極低

  討論完法理和操作問題,還必須要討論市場影響問題。首先,道德風險問題。1998年8月11日,為抵抗金融危機並保護港幣聯繫匯率,香港金管局決定入市直接購買股票。為此,香港金管局局長曾蔭權“夜晚靜靜地哭過兩三次“,一方面擔心虧掉香港人的錢,一方面也因為違背了自由資本主義原則受到西方政經學界以及媒體一邊倒的譴責。可惜,曾蔭權為市場原教旨主義的淚白流了,10年之後,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來臨,央行購買股票不再是個禁忌,事實上,央行購買任何產品似乎都不再是個禁忌。全球四大央行(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的總資產從2002年的約3萬億美元擴展到了今天的約21萬億美元,其所持資產也從國債為主變得五花八門。此過程中,日本央行已經成為日本40%上市公司中排名前十的大股東,而其所持有的ETF已經占到日本ETF市場的70%左右。更為極端的是本文開頭的瑞士央行,在迅速擴大央行總資產的同時,其股票占總資產的比例也從7%上升到20%。動態的看,作為投資者,我們無意去評判這種選擇的對與錯。央行的工具箱,本來就不斷地在變化,股票作為一種證券相對於國債,央行所要平衡的是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使用的工具的效率與風險。在央行的多目標框架下,購買股票比降准更好地(效率風險比)服務於某個政策目標(比如說經濟增長)的可能性存在。判斷標準在央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