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結構調整展現良好預期
http://www.CRNTT.com   2022-01-17 11:51:12


  中評社北京1月17日電/據中國經濟網評論,儘管面臨著人口老齡化、貿易技術領域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不確定性等挑戰,但剛剛過去的10年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的明顯成效,現階段新技術的創新及普遍應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化進程中人力資本的不斷積累,構成了新時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中國經濟呈現出穩健增長的良好勢頭。

  中國經濟具有明顯的周期性。過去40年,基本上每10年是一個代表性的周期性階段。上世紀80年代是農村改革帶動的高速增長時期;90年代特別是中後期,國企改革、社保改革、銀行改革、加入WTO等多項改革叠加,進入艱苦調整期。通過頗具魄力的改革和調整,奠定了本世紀前10年經濟高速增長的基礎。剛剛過去的10年,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加上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中國有望在接下來的10年甚至更長時間保持相對較高增長速度。

  經濟結構調整的突出亮點

  經濟再平衡

  2001年至2010年,在GDP構成中,消費占比下降約14個百分點。與之相對的是,儲蓄率上升了14個百分點。投資作為GDP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依靠儲蓄支持,儲蓄率上升推動了投資快速增長。得益於加入WTO以及國內勞動力成本優勢,這一時期商品和服務淨出口占GDP比重快速上升。大量的經常項目盈餘在轉變為巨額外匯儲備的同時,中美圍繞經濟再平衡、人民幣匯率等經貿領域的爭論和摩擦也開始出現。

  2010年後,我國經濟開始再平衡。經濟結構經歷了明顯調整,消費占比上升,儲蓄和投資占比隨之下降。最終消費中,主要體現在居民消費占比上升明顯,而政府消費占比相對穩定。當前,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在60%以上,投資和淨出口的貢獻顯著下降。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不再是以外需、投資推動的經濟體,國內循環已占據主導地位。

  經濟結構的調整還體現在產業結構變化上。產業結構調整的一般規律是,農業部門在經濟中的比例逐漸下降,第二產業的比例先上升後下降,而服務業的比例逐漸上升。用就業來衡量,加入WTO後的10年,我國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占全國就業人員的比重上升最快,從2002年的21.4%上升至2012年的30.5%,之後開始下降,2020年為28.7%。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則從2012年的38.8%下降至2020年的30.8%。當前,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28%。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