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古樸徐聞婚俗 傳承古代中原文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1 22:52:54  


   徐聞民間婚俗古樸,源遠流長。這種婚俗習慣被稱為粵西一奇。在2006年的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上,被列為粵西地區唯一推介的民俗風情項目。徐聞建縣於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今已二千一百多年了。幾千年來,雖代有變通,但到解放前徐聞人婚嫁的提親、合命、訂婚、問嘴、過禮、冠頭、迎親等系列婚俗,基本上承傳了古代中原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道婚禮習俗。現比較如下: 

  (1) 納采 

  古中原納采即男方家長托媒人到女方詢問聯婚事宜。征得女方家長同意則獻給極擇之禮。男方要送雁為贄禮(初次求見所送之禮)。意“取其飛成行,止成列,明嫁娶這禮,長幼有序,不相逾越也。”(清胡培《儀禮正義》)。當時男女結合必須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詩、齊風、南山》載:“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又說:“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戰國策.燕策》:“處女無媒、老且不嫁。”民國前,徐聞的妙齡女子,一直深居閨房,專司女工或事家務,一般在十三四歲左右,就會有媒介人提新說合“做月人”(月佬),媒人憑三寸巧舌兩方游說,亂點鴛鴦譜,導出一幕幕“兩臉三眼相看見,日後方知長短腳”的婚姻悲劇。 

  (2) 問名,納吉 

  古指詢問女子的名字,歸蔔於男方宗廟、以看聯姻的凶吉、再答覆女方。問名,納吉今徐聞俗稱“合命”,即是經過媒婆的游說,雙方父母應允聯婚,女方就把姑娘的“命書”(生辰八字)。交媒人送到男方家中,置於神龕上或米缸裡,聽候三天,若男方家中人畜平安,凡事如間,則被認為“命合”而可以訂婚。 

  (3) 納徵 

  納徵 也叫納幣,即向女方送聘禮正式訂婚,聘禮厚薄視等級而定。《儀禮.幹士昏禮》載,士的聘禮是“玄熏束帛、儷皮”也就是紅黑色與淺紅色的帛五匹(束帛五匹。其中玄三熏二),鹿皮二張。徐聞俗稱納徵為訂婚,也叫“壓命”。意即是男女雙雙命書已經壓定,婚事得到社會的認可。訂婚必擇吉日。聘禮的厚薄由女方家長胃口的大小和男方家庭經濟而異。一般是布匹、金銀首飾、光洋、檳榔、餅品等。如果女方祖父母尚健在,需備豬肝、豬肺各一付,意即“有肝有肺”、日後不會忘記長輩。餅品多贈鄰裡,以告知女兒業已婚配,系明媒正娶。 

  (4) 請期 

  請期 將迎娶吉日告知女方,徵求同間、徐聞人叫“問嘴”。含意與古代中原“請期”完全相同。 

  (5) 冠禮,笄禮 

  冠禮是古代貴族男婦成年時舉行的加冠儀式。“男子二十,冠而字”(《禮記.曲禮上》)。即男子到了二十歲,行加冠禮,同時起個字。女子十五歲要改變幼年的發式,把頭髮綰成髻,然後用儷(一塊黑布)把發髻包住,插上笄(簪),稱笄禮。《儀禮.士昏禮》就有“婦子許嫁,笄而禮之”的說法。今徐聞民間稱冠禮日冠頭,笄禮為“拾臉”。結婚前幾天,男子要梳理頭髮,請長輩安字名。此後,不再叫乳名,表示已經長大成人;女子要擇吉辰,選坐向,請鄉鄰認為命好的婦人,用細麻線絞掉臉部的茸毛,稱“拾臉”。把長辮梳綰成髻髻,包線網、插銀簪,標誌成婚,人生進入新階段。 

  (6) 親迎 

  親迎即新郎親自到女方家迎接新娘。周制,只有天子不親迎,餘人皆需親迎。新婦臨門,古代中原還有傳袋的習俗。男家以袋鋪地,使新婦行其上進進門。親婦走過的袋又又迅速傳到前面鋪在地上。袋與“代”諧音,取傳宗接代的吉兆。也有用席鋪地的叫傳席。元陶宗儀《輟耕錄.傳席》:“今人家娶婦,輿轎迎到門,如傳席以入,費令履地。”這一點,徐聞舊婚俗與之完全相同。此外,古中原婚前一天的鋪新房與徐聞婚夜的“鋪床”同出一轍。司馬光《書儀.親迎》記述:“前期一日,男氏使人張陳其婿之室”。按宋代的俗例,“氈褥帳幔陶衾之類,女家當具之,所張陳者,但氈褥帳帷幕之類應用之物。” 

  女家帶來的物品,徐聞人謂之“嫁妝”。民謠“養豬肥肥做嫁妝,做十笈和八箱,嫁到哪?嫁到邁陳和西鄉,”唱的就是這麼一回事。新婚吉日,嫁妝陪新娘來到郎家。新婚之夜的“鋪床”也是由“女氏使人張陳,”即由娘家聘來的“行梅婆”(也叫“儂仔婆”)為新官新娘鋪陳洞房。有的行梅婆一邊張羅,一邊朗聲打四句:“新床新席新蚊帳,新官新娘睡床上,虎神(蒼蠅)不咬蚊不贅,哪得血流沾新娘。”以顯示新娘的貞潔。 

  從上述比較,不難看出,解放前徐聞縣的婚嫁習俗,基本沿襲了古代中原的婚俗文化。幾千年來,徐聞與中原婚俗文化一脈相承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政治上的長期統一,溝通了中原與徐聞的文化交流。早在漢代西漢伏波將軍路博德、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兵騎部下,都奉命征南粵而到過徐聞。清光緒《瓊州府志》載:“城西三十裡及漢軍渡海之處。”清代《徐聞縣志》:“冠頭渡,相傳伏波平粵,軍既齊,及焚其舟,以示必勝。”此後,徐聞一直隸屬於中原的統轄。 

  二、重要的地理位置,發達的海上交通,促進了徐聞與中原經濟文化的交流。漢代,由於匈奴的擾亂,大月氏被迫西遷,西域陸路交通阻塞,南方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顯得更加重要,而漢代的造船、航海業尚未發達。從東漢史學家班固撰《漢書.地理志》記述看,漢代船舶只能沿著大陸岸邊行駛,中原到南洋群島、印度東南部的黃支國,至已程不國(現斯里蘭卡)的船只都必經徐聞這一咽喉之地。唐朝《元和郡縣志》記載:“徐聞縣南七裡、積貨物於此,備其所求,與交易有利。故諺日:欲撥貧,詣徐聞。”可見,歷代的徐聞,都是中原海上交通貿易的重地。無疑,促進了徐聞與中原的文化交流。 

  三、中原為口的大量遷居,漢化了土著俚人的民俗文化。宋朝蘇軾從廣東惠州貶海南島昌化軍,路經徐聞時,曾考證日:“四州之人徐聞為咽喉”。“自漢未至五代,中原避亂之人多家於此,今衣冠禮樂益班班然矣。”既然古代中原人口大量遷居徐聞,那麼,今徐聞人承傳中原的民俗文化也就不足為奇了。(何強 王孝)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