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解讀東嶺村 1899湛江抗法鬥爭集議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5 21:23:25  


古香古色的東嶺村靈岡廟與廟前空地,曾是1899抗法鬥爭東嶺村集議地的重要場所。
  當你來到麻章區湖光鎮東中部的一條普通自然村——東嶺村,你就會發現,這裡不僅是湛江市特色文化村,也是1899年湛江抗法鬥爭志滿營鋪仔圩一帶百姓義勇集議、操練、誓師、抵抗法國入侵的場所。該村歷史文化氣息濃鬱,特別是東嶺考兵儺舞備受海峽兩岸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東嶺村村址坐落在湖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鋪仔圩邊,全村3000多人,村民均姓林。追溯東嶺村的歷史,該村由其祖先在宋朝由北方遷居福建莆田,明朝時遷入湛江,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定居此地,歷史上署廣東省雷州府遂溪縣二十二都西河郡東魯村,因村坐落山之東,自康熙十九年改為東嶺村。東嶺村林氏始祖為清朝進士林兆良。

  東嶺村抗法鬥爭集議地被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就在100多年前,東嶺村曾有一段讓人銘記於心抵抗外敵的愛國史——1899年,法國入侵廣州灣(現湛江),東嶺村村民與鋪仔圩一帶百姓在該村義勇集議、操練、誓師,抵抗法國的入侵,為保衛祖國和守護家園起到積極作用。

  據悉,1898年(光緒24年),法國帝國主義者以“停船屯煤”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南三島上的廣洲灣村,侵占遂溪縣等地方,引起沿海各村百姓的奮力抵抗。1899年,法軍大舉入侵遂溪縣內地,欲占領很大地方作為“租界”(包括當時屬於遂溪縣管轄的鋪仔圩和東嶺村在內),遂溪縣官李鐘玨便組織團練武裝六個營共1500人支持百姓武裝起義。當時,東嶺村和鋪仔圩屬於志滿營,東嶺村是抗法鬥爭一處集議地,為中心地點。面對強敵,東嶺村村民毫無畏懼,英勇戰鬥,並聯合鋪仔圩等各地群眾、愛國紳士、抗法義勇共同抵抗外敵,同時經常秘密召集義士聚集在東嶺村靈岡廟內開會、議事,大夥們還借助神靈,飲血盟誓,鼓舞士氣,並組織敢死隊(隊長陳振興,副隊長林鐘植、林鐘泉)在廟前和廟前廣場操練、誓師。後來,敢死隊又派義勇參加保衛黃略的新埠之戰和麻章之戰,狠狠打擊了法國侵略者。

  目前,東嶺村還保留著明朝、清朝以及抗法期間的文物一批:明朝的石香爐,明末清初的考兵儺面具,清朝的武石、石器,抗法期間使用的藤牌、陶鹽漏、黑釉罐、碾米土礱、樁米碓臼、石盤等等。其中,武石重300斤,高62厘米,寬42厘米,厚40厘米。據該村記載,東嶺村始祖、清朝進士林兆良,字實譜公,他為該村子孫後代習文、練武特製此了這塊武石。在東嶺村子孫當中,林鐘泉曾高中武秀才,而在抗法鬥爭期間,林鐘泉在該村靈岡廟及廟前廣場集訓各地義士,就曾用過此武石訓練。

  另外,東嶺村明朝的石香爐——靈岡石,被尊奉為“神石”,至今保存在靈岡廟裡,為東嶺村歷代村民供奉祖先使用的祭祀品,世代相傳已經有三百多年,後經湛江市博物館文物工作者鑒定屬於國家二級保護文物。據史料記載,靈岡石的出現還有一個傳說,在東嶺村(該村原名為東魯村)村址西邊出土了一塊石頭,內有“天書”一封:“開天起基,令鎮魯境”,石頭上還有“靈岡”二字,後該村將此石頭稱為靈岡石,廟宇命名為靈岡廟。
  
  為了紀念湛江人民抗法鬥爭和東嶺村這段歷史,1999年9月,湛江市人民政府正式將東嶺村靈岡廟(於1998年重建)和廟前廣場批准命名為抗法鬥爭東嶺村集議地,並列為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湛江市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阮應祺同志還專程到東嶺村參加“抗法鬥爭東嶺村集議地”的掛牌儀式。

  東嶺村只不過是一條普通的自然村子,然而,東嶺村歷史蘊藏的人文氣息,在筆者看來,是那樣的溫暖和親切,不由得讓筆者肅然起敬。來到東嶺村,你會驚喜的發現:這裡不僅是抗法鬥爭“英雄村”,這裡還有被譽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的考兵儺…… 

  “東嶺村考兵儺禮是中國文化活化石”

  1999年3月,羊城晚報自從整版報道了東嶺村沿襲歷史悠久、被譽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的《東嶺儺舞》(羊城晚報1999年3月6日第八版視覺新聞)後,東嶺村和東嶺儺舞受到海峽兩岸的廣泛關注。近十年來,眾多專家、教授、文人和記者紛紛前往該村考察、採訪和攝影。2009年元宵節後,東嶺村儺舞受到《湛江鄉情》、《湛江晚報》以及碧海銀沙《圖讀湛江》、廣東文化網、文化中國網、騰訊網等國內十多家媒體的報道以及海內外的關注。羊城晚報攝影記者鄧勃告訴筆者,自1999年起到2009年,每年元宵節他是每年必到東嶺村進行採訪報道,至今堅持了10年。文人陳瑜對東嶺村儺舞進行考究,2001年11月在台灣《民俗曲藝》上發表了學術論文《湛江市湖光鎮東嶺村的考兵儺》。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也曾到東嶺村進行實地考察,對儺舞現象作了研究。

  據記載,儺舞為先秦時的中原地區流傳的一種祭祀儀式,以驅鬼疫。而儺舞在東嶺村叫做“考兵”,或“練兵”和“驅魔”,由“車”、“麥”、“李”、“劉”和“洪”五位將軍(村民也稱為“凶煞將軍”)和土地公、土地婆組成,傳說中這五位將軍是北宋抗遼名將康皇麾下的戰將。據了解,湛江東嶺村的儺舞是由其祖上在宋朝由北方遷居福建莆田,明朝時入湛江,明末定居於此地,考兵儺的面具於明末清初雕刻,至今已有400多年,儺舞面具平時就保存在靈岡廟內。

  每逢元宵節,東嶺村五戰將“考兵”儺舞就會出現在元宵拜祭祖先儀式上,地點設在靈岡廟和廟前廣場,“考兵”由辰時始至戌時止。各家各戶設壇接受敬祭,土地公、土地婆手執“神棍”為村民祈福,五位“戰將”走田野竄小巷,逐戶驅疫,遣災納福,以求國泰民安。該村的全部儺祭儀禮深受中原與吳越文化影響,並承傳其特色。1992年,東嶺考兵儺舞被批准收入國家重點科研工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一書。另外,東嶺村“考兵”儺舞五戰將的面具圖像還曾經被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采納印制在200電話卡做封面。2007年4月“考兵”儺舞被列入湛江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8年1月,東嶺儺舞隊還被評為湛江市最具活力民間藝術團隊。

  “單就春節民俗儀式來看,東嶺儺儀、客家祭典、湛江東海島人龍舞、潮汕英歌舞、番禺飄色、連平花燈,無不昭示著來自中原的文化傳承,而其雜揉的西南叢林萬物有靈的信仰,使其更為豐富。廣東稱為中原文明的‘最後密藏地’實不為過!”1999年元宵,羊城晚報攝影部主任顔長江在東嶺村全程觀看了元宵和東嶺儺舞,後來他在《像愛情一樣轟然降臨——元宵節東嶺村的魔幻現實圖像》(溫故(之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80-93頁)中驚嘆,“‘儺’在周代就列入‘禮’的範疇,而禮之本意是祭祀祈福。自周至唐,幾千年間宮廷儺禮一脈相承。到了宋代,儺禮已不見於正史記載,而江西、福建、廣東、貴州一帶民間則保存至今。‘禮失求諸野’,此語信然。說東嶺村考兵儺禮是中國文化活化石,實不為過。”

  來源:廣東文化網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