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林雄對話張漢青:討論轉型期社會人文關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28 15:27:17  


 

  鼓勵有真知灼見者獻計獻策

  張漢青:應廣開言路,鼓勵那些“觸角”深入社會基層實際、又具有真知灼見的人獻計獻策,“網絡問政”也是一個道理。要在全社會調動起人們參與文化強省建設的積極性,為政府充當智囊團、助手和參謀,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出火花,出好點子。

  林雄:在戰略轉型時期,必須堅定不移地把改善民生、加強人文關懷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科學轉型,實現全社會可持續性地、健康協調地發展。

  林雄:目前,我們處於戰略轉型期,必須堅定不移地把改善民生、加強人文關懷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科學轉型,實現全社會可持續性地、健康協調地發展。

  張漢青:對於一個擁有衆多員工的大工廠來說,嚴格管理是應該的,沒有規章制度,肯定會亂套,但這個度一定要掌握好。規定得太死太嚴,人就變成了機器和制度的奴隸,導致“勞動者異化”。新一代外來工已經和過去老一輩進城務工的農民有很大的不同,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年輕的外來工和城裡長大的年輕人一樣,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如父輩。放眼全社會,貧富差距給今天的勞動者帶來了普遍沉重的精神負擔,人文關懷一旦缺位,普通人得不到心靈的慰藉,極易導致諸如輕生這樣的極端行為。我看過一份研究報告,提到日本自殺率之所以居高不下,就是與工作環境等級制度森嚴、社會氛圍偏於壓抑有直接關系。只有注重人的精神建設,滿足心靈需求,提升民衆的幸福感和凝聚力,心裡有不平、有壓抑,也有個排解、宣洩的渠道和“安全閥”,才能最終實現社會的和諧和國家的昌盛。

  林雄:您曾經長期擔任廣東省人大制度研究會會長,在您看來,人大可以在建設文化強省工作中起到怎樣的獨特作用?

  張漢青: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省人大一直在我省文化建設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特別是在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基層文化建設上,通過了許多重要議案和建議。我講一件親歷的事。省八屆人大提出關於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議案,對各級政府安排文化事業經費要逐年增加提出具體要求,省政府也重視辦理這個議案,取得很好的效果,使全省農村基層的文化建設得到了加強。當然,人大不單要提議案,還要追蹤監督和督辦,否則將流於形式。還有最近的一件事。6月1日《南方日報》刊登了徐聞縣人大常委會聯合縣委組織部考評政府官員,有6人考評不稱職被摘掉“烏紗帽”的新聞,我的精神為之一振。這是人大認真履行職權、工作到位的好消息。人大應該更加理直氣壯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力,去加強監督。要認真解決這個問題。

  不僅是人大,政協也能發揮自己的作用。總之應廣開言路,鼓勵那些把“觸角”深入社會基層實際、又具有真知灼見的人建言獻策。“網絡問政”也是一個道理。要在全社會調動起人們參與文化強省建設的積極性,為政府充當智囊團、助手和參謀,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出火花,出好點子。

  解決“知識本領匱乏”問題

  張漢青:能否打贏“轉型”這場硬仗,人的綜合素質是決定性因素。相對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建設文化強省兩項重大工程的要求,我們幹部人才隊伍的素質和能力,還存在不相適應的情況。汪洋同志要求必須重視解決幹部“知識本領匱乏”的問題,我很贊同。

  林雄:近些年,社會上屢屢提及所謂“信仰缺失、精神貧乏”問題,傳統文化中一些現象之所以重新火起來,比如“穿古裝”、“行漢禮”等,也折射出國人的一種文化追求和精神寄托。應當說,我們倡導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和高尚情操的教育和引導,必不可少,也正逢其時。

  林雄:眼下不僅是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克服重重困難,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也很繁重,意識形態領域裡的競爭激烈、複雜。您對此怎麼看?在這個“轉型”的節點上,開展文化建設和思想建設工作應當特別注意什麼?

  張漢青:幹事創業,關鍵在人。我覺得有三點是一定要堅持:第一,廣東一定要保持敢為人先、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第二,一定要堅持改革的勇氣。第三,一定要抓好隊伍建設。能否打贏“轉型”這場硬仗,人的綜合素質是決定性因素。相對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建設文化強省兩項重大工程的要求,我們幹部人才隊伍的素質和能力,還存在不相適應的情況。這裡說的綜合素質,包括政治理論、道德倫理、法律、經濟、科學、現代管理學等。汪洋同志要求必須重視解決幹部“知識本領匱乏”的問題,我很贊同。但除了這個之外,我認為還有思想作風和世界觀的問題。

  現在出了很多問題,主要是監督不力,制度不嚴,同時也有幹部教育不到位的問題。我是這麼看待這個問題的:第一是宗旨的教育。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大講了,奉獻精神不大提倡了,或者說很薄弱,聲音很小。據說有的幹部,來了幾年如果沒有“動一動”,就有想法了,許多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年紀不大,腦子裡卻有個升官綫路,好像不升官說明沒有進步。太急於升官,根本不可能集中精力考慮工作。

  第二是民主法制建設。華君武有幅漫畫,西楚霸王戰袍背後插的小旗上寫著“民王”二字,旁白是“我就是民主少一點”。這個漫畫入木三分,如何發揚民主,建設法治文明,值得深思。

  第三,是群衆觀點、群衆路綫的教育。過去強調幹部和群衆要“水乳交融”,幹群關系是“魚水關系”,沒有群衆就沒有我們。現在是群衆你得聽我的,倒過來了。有的同志考慮問題離老百姓太遠;有的調查研究存在形式主義,未必能了解到真實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有實踐的教育,“環境與人”的教育,講求實際“不折騰”的教育。

  林雄:近些年,社會上屢屢提及所謂“信仰缺失、精神貧乏”問題,傳統文化中一些現象之所以重新火起來,比如“穿古裝”、“行漢禮”等,也折射出國人的一種文化追求和精神寄托。應當說,我們倡導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和高尚情操的教育和引導,必不可少,也正逢其時,問題是如何貼近百姓的心理和情感訴求去推廣先進理念和道德,不僅是工作態度,還有語言表述,教育方式,涉及方方面面。您提到的“離老百姓太遠”是深中肯綮的,要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就離不開虛心向人民學習,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踏踏實實地了解他們的煩惱和需求,一切工作都要圍繞民心民意民情展開。

  張漢青:幹部隊伍建設過程中,好的例子要總結,反面的也要總結。千萬不要等到出了問題,事後才追悔,才覺醒,要提前打預防針,築防綫。幹部的世界觀出問題,一定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且“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人的世界觀和文化素養就是內因。學風、黨風、文風都是應該時刻反省和整頓的,並且文風的整頓離不開端正學風和黨風。今天的幹部隊伍真的需要再出幾個像焦裕祿、雷鋒那樣的典型。經濟建設也好,文化建設也罷,都只有在黨委、政府的領導、牽頭之下,得到百姓廣泛、熱情的參與,工作才能順利開展下去,這是為歷史所反複證明過的。凡是偉大的變革,都是教育幹部、培養鍛煉幹部的最好機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