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陽西東水山演繹千年“蔡倫造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8 13:58:12  


  中國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了用樹皮、麻屑、破布和破魚網等為原料制成的“蔡侯紙”,開創了古法造紙的先河。一千九百多年後的今天,在廣東陽西縣的東水山,這里的村民至今仍沿襲著古法造紙技術,一百多年代代相傳。竹影婆娑、水草豐美的東水山,也因此成為遊客騷人探究古法造紙的旅遊景點。

  據當地村民介紹,廣東陽西東水山古法造紙的原材料,來源於東水山滿山遍野的翠竹,還有東水山長年川流不息的泉湧山溪。記者今天走進東水山,目及之處,青山如黛,翠竹葱蘢,活生生的一個原始“大氧吧” ;村前屋後到處堆放著砍成段的竹子,大小不一的石灰池里,浸泡著成捆的竹子;屋棚的頂梁之上,整齊地晾掛著黃色的草紙。“蔡倫造紙”式的原始作坊,就隱居在這樣一個個青山綠水間的大小村落中。

  村民老李告訴記者,東水村沿用古法生產出來的紙張叫“草紙”,要造出一張這樣的紙,至少要用半年的時間,工序原始複雜。老李說,儘管東水山擁有取之不盡的竹、水資源,紙張的生產成本較低,但由於古法造紙要消耗大量的體力,且售價不高,因此,目前從事該行業的村民日漸減少。 

  據當地村民介紹,東水造紙從原料水竹到成品紙,要經過切竹、淹竹、搗刷、制漿、撈紙、切紙岸或紙牆、曬幹、打包等多道工序。 記者今天在現場目擊了東水山古法造紙的整個過程:先從竹林中砍竹子回來截成段,放在石灰池腌制三到四個月的時間;泡軟之後再打撈出來暴曬、清洗,然後放入水碓反覆搗砸碾碎,使竹纖維被切斷和壓爛;再把粉碎的竹子放進水池內攪拌均勻產生處造紙的紙漿,再用竹絲編成的簾子置於紙漿池中,然後把簾子“抄”起來濾掉水後,便出現一層薄薄的紙漿膜;再用重物壓榨去紙漿膜中的水,將已經做好的紙放在木屋橫梁上一張張晾幹。 

  東水古法造紙是廣東陽西縣東水村民一項傳統又古老的手工產業,這里造出來的紙品呈黃色,民間多稱“草紙”或“紙煤”,紙質較粗糙,易燃燒,目前多用於製造炮竹,以及祭祀中的祭品和生活用品。 

  古法造紙在廣東陽西東水山雖沿傳百年,但當地村民大多認為這樣的造紙手工藝前景黯淡。村民雖能 “靠山吃山”,但目前的年輕人很少有人願意學這麼繁雜又辛苦的活,這樣下去,隨著這一代的造紙人漸漸老去,在不久的將來,古法造紙將成為東水山一種遙遠的回憶。 (陳明)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