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小延安”:抗日文化名流避難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7 17:10:21  


在高樓包圍中,惟一保存下來的當年文化名人居住的建築,就是這座面積不到80平方米的天主教堂。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的名稱很響亮,但要尋找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座紀念館,藏在深圳寶安區龍華鎮民治街道的白石龍村裏:十幾層樓高的民房,機器轟鳴的工廠包圍著它。

  65年前,數百中國文化名流,撤離日寇鐵蹄下的香港,暫居在廣東敵後抗日遊擊區這處避難所。那時的深圳白石龍村,被稱為“小延安”。
  
  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在香港開展抗日救亡工作的大批內地文化人士和知名民主人士處境堪憂。時任中共南方局書記的周恩來,指示當時正在香港的八路軍駐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讓他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將這些人解救出來。

  一場秘密大營救緊急展開了。

  1942年1月9日晚,包括茅盾、鄒韜奮、戈寶權在內的第一批文化界人士數十人,化裝成難民,從香港銅鑼灣登上一艘小艇。在數個駁船的護送下,伺機撤離。拂曉時分,日軍哨兵換崗,小艇趁機沖出灣口。天亮之時,他們在九龍悄然上岸。在隨後的幾天裏,滯留在香港的800多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就這樣,安全轉移到九龍交通站。11日清晨,第一批數十人離開九龍,經荃灣、元朗,通過日軍封鎖線,13日順利到達從香港脫險後在內地遊擊區停留的第一站--深圳白石龍村。
  
  在長達100餘天的大營救中,數百名滯港的抗日文化名人、愛國民主人士以及他們的家屬,先後到達白石龍,然後經白石龍安全回到內地。

  今年78歲的白石龍村村民蔡興福曾是抗日遊擊隊裏的通信員。他說,村民們雖然叫不出這些文化名人的名字,但是對這些大人物十分尊重。這些名人也和遊擊隊員、村民們打成一片,最熱鬧的就是一起吃狗肉宴。

  虎口脫險後嘗到的燜狗肉,當然極是美味。後來,茅盾曾寫下《脫險雜記》,在文中,他還念念不忘“寶安狗肉”。他把這次營救文化名人的行動,稱之為是“抗戰以來(簡直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搶救”。
  
  2005年9月2日,“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在深圳白石龍村正式落成。如今,在紀念館範圍內,惟一保存下來的當年文化名人居住的建築,就是那座面積不到80平方米的天主教堂。我們前去探訪時,夕陽一抹餘暉照射在簷上小小的十字架上--64年前,群星曾在此地彙聚閃耀。

  遺憾的是,這座歷經風雨打擊、戰火轟炸而不倒的文物建築,在今天卻遭侵蝕--一座在建的鋼筋水泥樓房突兀地緊貼著教堂一側牆壁。白石龍村領導告訴我們,這是村民劃地建出租屋。村民的一大收入來自於將房間出租給外來人口。

  這種現實,讓紀念館的工作人員有些無奈。他們已經向文物、建設部門反映多次,不知這鋼筋水泥房何時才能離開教堂的保護範圍。(來源:南方都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