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正說“七月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26 16:57:46  


“七月半”和“盂蘭盆會”大有淵源。
  有一位朋友,多年沒見,近來晚上閑著,便邀約他過來一敘,誰知昂藏七尺的他居然說:“每逢七月半”,家中老人便不讓出夜門……
 
  “七月半”怎麼啦?怎麼連門都不敢出呀?
  
  “七月半”的由來
  
  佛教將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定為“盂蘭盆會”。“盂蘭盆會”的名稱來源於梵文的音譯,意思是“救倒懸”或“解倒懸”。盂蘭盆會來源於“目蓮解救母厄”的故事:目蓮是佛祖的高足,稱為“目犍蓮尊者”,有千里透視的法力。一天,他發現死去的母親在陰間受“餓鬼”之苦,食物一進嘴巴就化為火焰。目蓮請教佛祖解救母親的方法,佛為他說盂蘭盆經,教他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道教把七月十五定為“中元節”。道教認為養育世界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合稱“三元”。主管這三元的分別是“上元天官大帝”,生於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中元地官大帝”,生於七月十五,定為“中元節”。“下元水官大帝”,生於十月十五,定為“下元節”。這“三官”主管人間的賜福、赦罪、解厄三個任務,他們法力無邊,分別要在這三天到人間巡遊,檢察人們的道德品質是好還是壞,對於那些道德品質好的人,他們就給予賜福(珠三角大部分人家正門的右上側都供奉著“天官賜福”的牌位),否則,他們就要降罪。但是,道教又認為應當給予人轉變更新自己的機會,所以,“中元節”並不僅僅是個獎勵善良和懲罰惡劣的節日,而主要是個“赦罪節”。

  “七月半”是佛道二教共同的節日,也是與儒家相通的節日。雖然沒有被正式定為節日(儒家除了“孔聖誕”外沒其他重大節慶),但一直得到儒家的推崇。原因是:無論是佛教的“目蓮救母”,還是道教的“中元赦罪”,都與儒家的某些主張暗合。儒家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倫常,宣揚“孝道”,同時儒家也注重祖先崇拜,主張“仁”,也就要給予人悔過改善的機會,道教的“赦罪”便得以認同。因此,在民間,“七月半”便漸漸形成為一個內涵豐富、節俗豐富多彩的祭亡、祀鬼、解難、赦罪的民俗節日。而且,這個節日還流傳到了日本,成為日本繼元旦外第二大傳統節日,至今不衰。
  
  “七月半”在中山
  
  “七月半”習俗活動在中山各地有不同程度的遺存,近年已經逐漸走向簡化與消亡,不像過去那麼隆重。

  在佛教,石岐的西山寺、黃圃的報恩禪寺等寺院,每年七月半還會舉行“盂蘭盆法會”,遠近香眾會前往參與。道教的活動鮮見於道觀中(中山沒有太多有名的道觀),反而在民間很多見。每年時近七月半,各地的社坊(土地廟)都會請所謂的“南巫先生”來舉行“中元盛會”,超度亡靈。“南巫先生”俗稱“南無佬”,相當於道教裏的俗家弟子,平時居家生活:娶妻生子,吃肉喝酒;當群眾家裏有紅白喜事,社坊裏要舉行法會,他們就披法衣、執法器、頌法詞、行法事……這種“中元盛會”非常隆重:“南巫先生”(一般是三個)開壇頌經,鐘鼓齊鳴、鑼鑔喧天,由下午一直到半夜,往往吸引了周邊群眾駐足觀看。除了頌經,還有一個叫“撒文頭”的活動,所謂“文頭”,是一種祭品,白麵蒸的,沒餡,略甜,一頭尖一頭圓,初生雞蛋般大小,碼起來堆成一盆一盆的,呈寶塔狀。每隔一段時間,主事者就會拿一些往路上、河裏到處撒,說是給鬼魂享用的,稱為“鬼搶文頭”。

  我們小時候就專等這個活動,不惜熬夜,不知疲倦,等撒出的“文頭”一著地,我們就競相撿拾,然後拿回家去洗一洗,加點白糖煮成糊糊吃。在那個年代,也算是不錯的享受了。吃完了,孩子們還不睡,因為快到半夜時會有“放水燈”的活動:一盞盞荷花燈被放在河裏漂流著,星星點點,閃閃爍爍,煞是好看。他們說,荷花燈會帶領著亡靈去尋找幸福的國度……我們看啊看啊,沒有人會覺得害怕,只會感到有趣:小時候的生活也太單調了……
  
  從上面所講到的種種,于佛、于道、于儒、於民間,“七月半”都並不可怕。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應當相信科學,破除迷信。但在不傷害自己、不影響他人、不禍及社會的情況下,拜他一拜依一下俗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七月半”其實很人性化,也充滿了人情味,有時候還有點喜劇色彩,但如果到了“七月半”就畏首畏腳、怕這怕那的,就大可不必了。(來源:中山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