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單車上的生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5 17:32:22  


單車騎士。
  單車中間有三角形的物體,這是什麼東西?出廠的單車原來是沒有的。說起來十分有趣。

  改革開放以前,單車是“親密夥伴”,不僅是交通工具,又是生產的重要工具,幾乎是家家擁有,盛極一時,不但個人代步,還可搭人載物,利用率很高。為了一車多用,買了之後還需自行加工,使能發揮作用。

  為了搭人載貨,就將尾架和腳架換上較大的能載重的腳尾架,而且必須選購28寸的載重單車。如因經常運太重貨物,還要將車輪上的鋼線換上粗鋼線,這樣數百斤重的貨物也承擔得起。

  營運單車工人被稱做“單車仔”,因為長時間奔波在外,有些東西必須帶上。聰明的單車仔,就按照單車架的三角空間,用鋅鐵製作三角扁箱安裝在架上,箱內就可以安放扳手、鐵鉗、螺絲批等修車工具,水、食物或衣服都可以存放,還可以加鎖,以防盜竊。

  當年單車工人的載重車技是驚人的,可以同時運載數十個大木桶,甚至一隻小艇!這些載重的特殊車技,可以媲美雜技表演,令人驚奇嘆服。這些特殊的車技,以沙溪的單車工人最為擅長,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買輛單車 政府出面

  近代,自行車作為一種較為便利的交通工具,逐漸進入了中山百姓家。圖為1948年4月20日,當時中山縣下柵墟(今屬珠海)西醫傅漢祥因出診需要,擬在澳門購買自行車一輛入境,特請縣政府致拱北關稅務司請准照章繳稅進口的書函。

  自行車,又稱腳踏車、單車。一種以人力驅動的兩輪交通工具,最早的自行車無驅動機構,笨重不實用。19世紀下半葉,法國人和德國人發明用鏈條和飛輪驅動後輪,前後輪直徑亦趨向一致。1888年英國人鄧洛普將實心輪胎改為充氣輪胎,使行車更為輕便,後經不斷改進而成為現代的自行車。

  解放以前,舊中國貧窮落後,國產自行車似乎沒有,即使有恐怕也不多,否則,如圖中(見左圖)所說的中山西醫傅漢祥需用自行車,就毋須請求縣政府出面致函拱北稅務司准予從澳門進口這麼困難了。舊中國真是落後得可憐。解放前,中山人因工作和生活所需用的自行車,多是英國產的“客家路”或者“三支輪”,尤其是前者,堅實耐用,深受“騎士”歡迎。

  據瞭解,中山第一個擁有自行車的,是隆都沙溪申明亭村人書法家楊述之(又名藻香)。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楊19歲,其親戚從美國檀香山帶回一輛自行車送給他,由於是中山的第一部,轟動一時,人們奔走相告,爭睹為快。

  解放後,自行車成為人們主要交通工具。改革開放之初,自行車在珠三角大行其道,既是生產資料,又是生活資料,男女老少,一家數口,人人擁有。新建樓宇按戶配有單車房,而國產自行車越出越多,越來越靚,“客家路”等進口貨漸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上海產的“永久”牌和“鳳凰”牌,廣州產的“五羊”牌、“紅棉”牌等,風馳電掣於大街小巷。到了上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迅猛,生活改善提高,交通工具亦隨之“改朝換代”,機動摩托車、小汽車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昔日的單車騎士,已成為“有車階級”。(來源:中山商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