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感悟:鍾理和,何處是原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1 00:25:17  


鍾理和雕像,凝視原鄉。
  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記者 郭偉峰)5月間在台灣的拜會行程中,我有幸參觀了地處高雄縣美濃鎮的鍾理和紀念館。我是背誦著“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這句話走到鍾理和紀念館門口的。

  鍾理和紀念館出乎意料的樸實、簡單和矮小,雖是後來的建築,但普通的兩層小樓,同當地民居沒有差別。周圍盡是綠樹青草,小鳥小蟲在鳴叫,一派田園風光。

  看見碑銘得知,鍾理和紀念館是台灣文學界名家林海音、鍾肇政、葉石濤、鄭清文、李喬、張良澤等6人,於1979年6月具名發起籌建的,當時獲得社會熱烈響應,並由鍾理和家屬無條件提供鍾理和晚年生活、寫作的故居美濃鎮尖山山麓土地,這是台灣由民間合力興建的第一座平民文學家紀念館。

  林海音、鍾肇政、葉石濤、鄭清文、李喬、張良澤,為台灣文學史樹立了一塊豐碑。

  面對著鍾理和坐著姿態的高大雕像,我在心中默默地用客家話說:“鍾理和,原鄉人來看你了!”我的家鄉是廣東省梅縣,我今天仍能講一口流利的客家話。鍾理和祖籍地也是梅縣,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濃客家人。我用客家話講,他一定會聽得更清楚。

  鍾理和是兩岸客家人的驕傲。認識鍾理和,還是當年上大學的時候,我在學校圖書館借到了鍾理和的著作,一篇一篇讀完了。我深為在客家人中誕生了這麼偉大的作家而激動。特別是《原鄉人》這篇文章,讀來令人肅然。一個又一個字,像火炭一樣紅,讀到最後,只覺得整篇文章在燃燒,映進眼簾的是熾熱的中國人的熱情。

  “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只憑這麼一句話,鍾理和就永遠不會離開中國人的歷史!

   我站在這座兩層小樓前,思緒萬千。我想尋找鍾理和的原鄉精神。走進屋裡,仔細端詳展出的圖片和文物,透過歷史的時光隧道,我看見了少年時代的鍾理和。鍾理和少年時期最快樂的事是什麼?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到了大陸的戲曲藝術。

  在《原鄉人》中,鍾理和說,中學畢業那年,他的二哥終於請准父親的許可,償了“看看中國”的心願。他的二哥在南京上海等地暢遊了一個多月,回來時帶了一部留聲機,和許多蘇州西湖等名勝古跡的照片。那天夜裡,鍾理和家來了一庭子人。鍾理和把唱機搬上庭心,開給他們聽,讓他們盡情享受“原鄉的”歌曲。唱片有:梅蘭芳的霸王別姬、廉錦楓的玉堂春、和馬連良、荀慧生的一些片子。還有粵曲;小桃紅、昭君怨;此外不多的流行歌。 

  鍾理和說:“粵曲使我著迷;它所有的那低迴激盪,纏綿悱惻的情調聽得我如醉如癡,不知己身之何在。這些曲子,再加上那賞心悅目的名勝風景,大大的觸發了我的想像,加深了我對海峽對岸的嚮往。” 

  今天站在小樓的展室,看著少年鍾理和的英俊相片,閉目凝神,似乎還聽到那一夜餘音繚繞的曲調,似乎還看得到那一夜少年鍾理和的異常的激動和興奮。大陸原鄉美妙的琴聲與歌聲,深深地撥動了台灣農村的一個少年的中國心。

  那一夜,台灣還處在殘酷的日據時代,割裂台灣與中國文化的紐帶,是日本統治者決不放棄的手段,在緊一聲慢一聲的日語斥責中,一個少年的中國情懷卻不可遏制地萌發。那一夜,少年鍾理和沉浸在中華文化的巨大張力中,中國人的血液就這麼滾燙地在心頭流淌。那一夜,少年鍾理和立下人生第一個宏願,無論有多大的困難,一定要回原鄉圓夢。那一夜,台灣注定了要誕生一位永傳於世的偉大民族作家。

  那一夜,少年鍾理和激動的臉龐神采飛揚。不來到紀念館,我會看不見。

  除了魅力無窮的中華文化,一個台灣客家少年,又有誰是他的心靈導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