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梅淨古道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3-06 14:53:38  


  中評社訊/題:天南梅淨古道沙 作者:戴勝德

  天欲暮,殘霞漸褪,朱而醬,醬而黑。風絲雨片,冷颼颼。我們沿著唐丞相張九齡開鑿的古道走上梅關,石徑斜上,依稀可辨一千多年前的斧鑿之痕。路不寬,可行馬車。而梅關之外的西京和烏徑兩古道,據考還要早300年。京珠高速公路正好在與西京古道重合,蓋古代高速公路云云。今古英雄所見略同。

  這是黃偉宗教授帶隊,部份省參事的一次考察。歷史學家黃啓臣,地理學家司徒尚紀都是老教授了,星夜兼程,馬不停蹄,足足走了三千里路。大家慨嘆“三千里路雲和月”。於是賦小詩:雄關寒暮考殘蹊,古道苔痕辨馬蹄;

     五十萬軍曾入粵,漢唐風月用心稽。

  山色已暗,籠罩四野。遠眺著“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群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看看岩谷深居素養的梅花,人須仰望,旁有虬枝,縱橫伸出,如蟠螭,如僵蚓,或孤削如筆,或密聚如林。最難得的是在數千枝遜雪三分白的枝條間,別有一枝吐出胭脂一般的梅花。雪自然無香,故輸給梅花一段香。而梅潔白如雪,故雲香雪。這香簡直可比蘭蕙,孤根歷寒冰霜苦,不識人間別有春。

  唐代惠能傳禪,每過一處必插梅,雖梅關之梅未必所插,但于暮空晚風間,直指心迹,極具禪意。據考,嶺上之梅必向北而花,以喻丹心之貞;這是中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之象徵。大庾嶺梅花以嶺南開得最早,往往是南枝已落,北枝却未開。這因爲嶺南地氣暖,梅的香氣愈烈,則開了又開,即使是舊蒂,也會開出花來。冬至之日,雷動地中,梅就開在地上。這個時候,南方丙午之火不足于地,而地里最初之精華盡爲梅花。到了水氣上昇足于天,乃落雪。雪落如泄,肅殺之氣。泄其一陽之精,作爲春來以滋生生物。雪深則水氣足,梅早則火氣足。火氣足則爲天地陽生之始,陰殺之終。這樣就使得萬物皆復元氣,充滿生意,可見梅的“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品格。梅花枝上雪可算得上人間一絕。專家們駐足梅下,仰慕已久,竟不覺天已黑矣!乃度小麴《天淨沙》:

    寒梅瘦竹禪音,秦關唐道蹄痕;
    冷月西風叩問,幾多遺恨,
    三千里路追尋。

  南雄縣的同志是打著手電照諸位老專家走著古道下山的,祗是“祗怕夜深花睡去,故擎手電照素妝”。這古道,古時無論趕考,無論販運,粵進京必經梅關,是古代溝通五嶺的咽喉之地,所謂“南北之官軺,商賈之貨物,與夫諸夷朝貢,皆取道于斯。”至明代,梅關古道更是“內接京師,外通島夷,朝貢使命,歲無虛日”盛况爲“商賈如雲,貨物如雨,萬足踐履,冬無寒土”。由此,黃教授語出驚人,雲:海陸絲綢之路在此通道交接。古文既載,必不謬。

  其實張相之前,古道已存。不啻梅關,更早更盛有烏徑古道、西京古道。秦皇遣五十萬軍入粵,乃辟險隘鑿徑。至唐,張相再拓寬之。却非爲戰車,爲行政,爲民生,方便百姓來往。當年秦軍望著古道兩旁的梅花白如雪,飄如雲,又何曾不想到“和平統一”嶺南呢?而百粵俚俗又何曾不想到“和平回歸”呢?爲何總到血流成河,尸積如山,慘絕人寰的悲劇發生!當然這抑或是一種大人的童話。梅花象徵著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既不崇尚武力,也不屈服于武力。雪無意要凍殺梅花,梅花亦無意斗倒雪。祗是各自我行我素,雪是自然規律所生,而梅花是自然規律的適者,各行其道。

  然而,絲綢之路,陸上也罷,海上也罷,都無非是人民渴望和平的交往,互通有無,提高生産的冀求。當年,鄭和率寶船艦隊七下西洋,所携幷非火炮,而是生活所需的陶瓷、絲綢、茶葉、香料等中國物産。應該說,梅關古道不是一個戰爭的概念。儘管門聯有“關防暴客來”句,劍拔弩張的;但更有“梅止行人渴”充滿人性關愛的上聯。

  烏徑古道,春雨淅瀝,古舊的民居,雖殘破,却有韵味,那宅居駢比,商賈臚列的先民生息遺迹仍然可尋。屋落井石,泥墻短堵,門坊條碑,依稀可辨嘉靖年間的銘文。系舟的樁石尚在,但流水湮枯,渡口無迹了。祗可想象當時的塵囂,其檣櫓之雜,輻輳之錯,冠蓋之盛,竟聚六十二姓而居,先于珠璣巷一百四十姓遷徙三百餘年。此處李姓最大,由隴西遷至。廣東李姓者,蓋源于此云云。六十二姓至今仍各保持其宗親之節。據說,全國唯此處保持其宗氏節日。黃教授謂之“新珠璣巷”,果然!於是再度《天淨沙》:

     嶺南關上梅花,珠璣百姓千家;
     古巷尋源夜話,歷來車馬,
     曾經走遍天涯。

  至西京古道,寒風砭人,有三四百米之海拔,粵之最寒處。乳源的同志說,若再遲些時日來,便可見飄雪,晨有霧淞奇觀。蒼茫暮靄間,有青石板砌的古道逶迤至天邊,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皆青石砌。當年書生進京趕考,背一囊,頂一傘,皆由此去,走五里一小歇,十里一大休。如梁祝十八里相送,僅此而已。但多是枯行,纍得汗流浹背,可見古時旅途之苦。幸有韓文公題亭,或有鼓勵,發人再接再厲。儘管路途遙遠,行程甚苦,行于客途者,更多是商旅、挑夫、販卒、賣解、醫蔔等人,可見先民渴望利益山外山處世界的文化,尋求同聲同氣的和平與發展。這就是絲綢之路,無論是海上的,還是陸上的,大概都是以此爲宗旨。爲此三度《天淨沙》:

    西京烏徑梅關,逶迤古道重山;
    相接駝鈴風帆,夕陽看慣,
    憑誰指點其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