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集標誌海上絲綢之路延伸內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1 14:48:34  


  最近,我隨同省參事室領導和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項目組的幾位歷史學家、地理學家、考古學家、文化學家、語言學家,到我省的懷集縣、封開縣和睦鄰的廣西賀州市、梧州市進行了專題考察。從史料和現場勘查發現,在這兩廣四縣市的邊境地區,有著許多至今尚未引起注意的寶貴文化遺跡,這就是海上與陸上兩條絲綢之路的對接點或通道。如:我省懷集縣的天后廟與海洋祠史料與故址,綏江邊的厘竹碼頭,我省封開縣與廣西賀州市的鷹洋關古道、謝沫關古道、臨賀古城、信都石城等等。這些文化古跡,過去雖早有發現,但大都只是從其所屬年代的歷史古跡而定其價值和意義,均未能從世界文化遺產的視野和高度認識其價值和意義。

  照我看來,在懷集等這樣的山區具有這些屬於海上絲綢之路文物或遺址的發現,應當是海上絲綢之路延伸內陸的標誌,說明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在這些地方對接,如果這個說法可以成立,將是很有重大意義的。

  我們專案組的幾位專家和教授,近兩年曾先後到我省與湖南交界的樂昌縣、與江西交界的南雄縣、與江西交界的龍川縣、與廣西交界的羅定縣、以及廣西的玉林市、北海市、欽州市等地進行過考察,均在這些地方發現許多海陸絲綢之路的對接點或通道,如:樂昌和龍川的舊佗城、南雄的梅關珠璣巷、羅定的南江口、玉林的鬼門關等等,都是著名的歷史古跡,但過去僅是從南北交通樞紐認識其價值,均未能認識其海陸絲綢之路對接點或通道的價值和意義,當時我們也只是剛剛開始悟到這一點。最近這次考察,從更多更廣地域的古跡和史料中,使我們對這項文化遺產的認識更明確、更深化了。

  當今世界,陸上絲綢之路已經家喻戶曉,海上絲綢之路也於近年名噪遐邇;而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對接點或通道說法似乎少見,學術上尚無此稱謂之概念或符號,古跡的實地上迄今尚無以此稱謂之地名或文化定位。然而,經我們近幾年所作的以上實地考察,從有關“古廣信”的史料(特別是西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嶺南後,派黃門譯長在古廣信出發,從徐聞、合浦出海越南印度而開始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記載),以及張九齡的《開鑿大庾嶺路序》和關於珠璣巷的史料等等,無不證實這說法及其稱謂概念,不僅是可以成立的,而且是具有深廣的研究開發意義的。照我看來,不僅兩廣有許多這樣的對接點或通道,在雲南、貴州、四川、福建等省都有對接點或通道,可以說遍佈珠江水系及其水域和泛珠三角經濟圈,還可能遍及全中國以至全世界與海陸絲綢之路相關各國或地區,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部分。

  據2003年8月29日《參考消息》轉載日本《讀賣新聞》8月18日報導,新上任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松甫晃一郎答記者問時稱:他支持將整個(包括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估計這建議實現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一旦形成決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會組織專家團對所有海陸絲綢之路古跡進行考察認定,極有可能在近兩三年內進行。現在我

  國海陸絲綢之路的古跡已基本有了定論,惟我省的海上絲路古跡的研究論證尚不夠充分,海陸絲路對接點或通道的研究更是處於空白狀態,如果不立即抓緊做好研究開發工作,或者做得不夠充分,一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來考察,將會手足無措,失去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機遇,造成難以彌補的巨大損失(因為每項世界文化遺產只評選一次)。

  (作者:黃偉宗 2004年1月)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