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海歸”獲獎,更具示範效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4 09:47:15


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右二)為施一公(左一)頒獎。
  中評社香港4月4日電/美國《僑報》4月2日載文《“海歸”獲獎,更具示範效應》,摘要如下:

  從美國回到中國任教的教授施一公,近日獲得了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2014年度愛明諾夫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已在清華大學執教和從事科研多年的他,獲得國際重量級獎項,再一次讓人們關注中國的科研環境。
 
  就在去年,施一公與另一名海歸教授饒毅聯合撰文抨擊中國的科研環境。令中國科學界一度尷尬的是,當施一公被美國科學院選為外籍院士時,作為自家人的中國科學院卻冷落了他,雖然最終沒有遺珠。擁有傑出成就的海歸學者的現身說法,還有那句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再加上種種科研經費“醜聞”等一起映射了當前中國科研中的亂象,讓輿論對中國的教育、科研體制多有詬病。
 
  瑞典皇家科學院此次頒獎,是獎勵施一公過去15年運用X-射線晶體學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做出的貢獻。這15年從時空維度上分兩個階段,一個是1998年他開始任教普林斯頓大學,一個是2008年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的教職,回到北京清華大學工作。前者在美國,後者在中國,他的細胞凋亡研究一直延續著,也就是說,施一公在“不盡如人意”的中國科研體制下同樣也取得了非凡成就。
 
  俗話說,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這是“海歸”施一公獲獎所能證明的。只要具備科學才華,能夠矢志科學,不為外部環境所囿,就一定能夠成為“傑出人才”。這也是“科學無國界”的另一番含義。
 
  但不能因此減輕對中國教育、科研問題的拷問。施一公留學美國的背景,說明他不是純粹“中國式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其中也有美國教育的功勞,而美國的科研創新能力更是全球翹楚。中國的教育、科研,唯有不斷革新自身,向先進學習。從這一層面而言,如果中國教育體系培養的科學家,能夠憑借在中國的科研成果摘得諾貝爾科學獎,那才是中國教育為己正名的時刻。
 
  眼下,正是美國各大名校的“錄取季”,大陸各種“學霸”被美國名校錄取的消息不時傳來。施一公作為上世紀90年代留學潮中的一員,那種繼承傳統的“報國”情懷,當為“學霸”們謹記。而施一公歸國後的獲獎,在現有體制機制下個人努力的更多可能性,更是一種催動。人是環境的產物,人也能駕馭環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