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綠壩”風波給中國補上公共决策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03 09:39:37  


圖爲學生在“綠壩”保護下上網。
  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美國《僑報》7月2日載文《“綠壩”風波給中國補上公共决策課》,摘要如下:

  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强制要求所有在華電腦廠家預裝“綠壩-花季護航”過濾軟件引發的風波,在預裝期限7月1日到來之際,出現戲劇化轉機——中國工信部推遲“築壩”,而且沒有設定新的預裝期限。 

  消息傳出,一片歡呼。各方評述,這是中國公眾意見的勝利,說明在中國社會日趨開放的今天,中國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過程中,必須更多地聽取民眾的意見。對於關注美中關係的旅美華人來說,“綠壩”推遲安裝至少暫時熄滅了引發美中新摩擦的一根導火索,這無疑是值得歡迎的進展。 

  “綠壩”風波再次給某些中國官僚上了生動一課: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公共政策的出臺很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形成海內外呼應的聯動效應,僅憑長官意志進行暗箱操作的時代已經過去。 

  自從中國工信部要求預裝的“紅頭文件”6月9日公布以來,海內外的“綠壩”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來勢之猛,力道之大,肯定出乎工信部預料。以往中國有爭議的公共政策出臺,通常是贊成方與反對方旗鼓相當;有些産業政策在美國引起反彈,但在中國却備受歡迎。而這次,却是業界質疑、民眾反對、外國關切,“綠壩”似乎成了人人喊打的“濾霸”。為什麼?因為這項政策的出臺不公開、不公正、不公平,觸犯了眾怒,儘管有關部門希望親自出面為公眾操心的願望看上去很好,保護青少年不受色情毒害的理由聽上去很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