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貨幣政策提前轉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2 09:17:28  


 
  貨幣增長超過實體經濟的需求,市場也會迅速對“錢不值錢了”的預期做出反應。中國的房地産和股市再次進入亢奮的狀態。上證指數重上3000點;二手房市場成交火爆,房主坐地漲價;開發商不惜重金儲備土地,京滬土地拍賣市場的單價紀錄不斷被刷新,上海長寧區最近出讓一塊住宅用地的樓面地價達到了每平方米2.2萬元。

  實體經濟的緩慢回暖和資産價格的快速升溫令人憂慮。短期內通貨膨脹預期和資産市場的財富效應可以刺激消費需求,但是如果得不到控制,通脹將給經濟運行的效率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乃至發生“滯脹”(通脹水平接近名義GDP增長)。

  資金流向投機,用于製造資産價格泡沫,而非刺激實體經濟。同時,幣值不穩定,將擾亂市場的價格信號,扭曲市場中的生産者和消費者的選擇。資産價格的大起大落也會對銀行帶來壞賬壓力。通貨膨脹帶來的財富再分配效應,可能進一步擴大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面臨通脹時,持有資産使富人擁有更多的保值手段,而工薪階層收入的實際購買力却暴露在通脹風險下。

  央行行長周小川過去曾在多個場合表示,要盡可能避免矯枉過正而導致的(政策)超調(overshooting),避免給下一次危機埋下導火索。本周,中國央行打破慣例提前公布信貸數據(通常在每個月10日以後),又在同一天宣布重啟一年期央票發行,很難讓人理解為偶然。

  對於刺激經濟增長而言,目前的流動性已經足夠充裕,貨幣政策需要防止“過猶不及”。市場短期利率上升,有新股發行占用資金的短期因素,但央行主動加速回收流動性的信號作用不容忽視。

  從提高政策前瞻性的角度看,中國央行的“點刹”正當其時。若貸款和貨幣繼續猛增,政策應對不及時,可能導致通脹飈升,迫使日後急劇收緊銀根,引發金融市場大幅波動,拖累經濟復甦的進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