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中印雙方應從戰略高度處理邊界糾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7 16:11:29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13次會晤7日開始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在此輪中印邊界談判中,中方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戴秉國和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納拉亞南將進行會晤。中國南亞問題專家認為,邊界問題牽動中印雙方敏感神經,此次談判要想達成協定仍存在相當難度。為中印關係大局考慮,雙方尤其是印方,應採取各種措施,努力為解決邊界問題營造恰當的氛圍和培養民意基礎。 

  據國際在線報道,中印邊界長約2000公里,分東、中、西三段,從未劃定過邊界。目前,雙方存有爭議的地區約12.5萬平方公里,主要位於東段藏南地區的“麥克馬洪線”附近。2003年,中印兩國同意設立特別代表會晤機制,並確立了解決邊界問題的三步走戰略,即先確立解決邊界問題的指導原則,然後確立落實指導原則的框架協定,最後在地面上劃界立樁。經過5輪艱難的會談,在2005年4月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印度期間,雙方達成了《解決邊界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目前中印有關邊界問題的談判已經進入落實政治指導原則,努力達成框架協議的階段。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南亞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胡仕勝認為,考慮到邊界談判的敏感性和雙方的分歧巨大,本輪會晤達成協定的難度很大。“因為我們知道(20)05年確定的政治指導原則有很多條,有人口原則、地理原則、照顧民族宗教情感等,各方對指導原則理解程度不太一樣,分歧都很大。

  比如說按照地理分界的原則,如果完全按照分水嶺原則,你會切斷一些宗教活動的路線,如何把這幾個原則統籌兼顧起來,相互都能照應到,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另外,因為邊界本身是非常敏感的問題,涉及到民族宗教情感,涉及到領土出讓等等,非常得敏感,雙方也是非常謹慎。” 

  人們注意到,這已是中印第13次舉行邊界談判,而到目前為止,取得的最大進展就是2005年達成的《解決邊界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此後,雙方雖然經過多輪會談,但未能縮小分歧,反而陷入了越談越僵的困境。

  胡仕勝認為,導致中印談判陷入僵局的癥結主要是印方企圖造成既成事實,逼中方接受。“最大的癥結可能來自印度方面,印度現在通過不斷地固化對邊界地區的控制,加強對邊界地區的防務力量,希望造成一種既成事實,就是這個地區我已經佔有了,你得承認我這個現狀。(但)承認現狀這個方案又是中國政府所難以接受的,這就使得雙方的觀點是完全對立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