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轉型期:政府和民間需良性互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7 09:35:01  


號稱為“花季護航”的“綠壩”軟件,一直非議不斷。
  中評社香港8月17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17日載文《中國轉型期:政府和民間需良性互動》,摘要如下: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表示,將絕不強制所有銷售電腦疑慮安裝綠壩網絡過濾軟件,企業和個人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安裝。這是繼前一陣“綠壩”風波後,中國有關部門做出的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這個決定值得歡迎;對中國有關部門在社會意見湧現之後,及時從善如流,調整政策,以及這背後折射的對社會民意的尊重,也應表示一份由衷的讚賞和敬意。

政府尊重民意值得讚賞

  中國工信部同時表示,學校和網吧仍將安裝“綠壩”。這一決定是合理的,也確實是出於保護廣大青少年免於受到不良信息污染的目的。在這樣的安排下,18歲以下的青少年必須受到保護,不被不良信息污染心靈;而18歲以上的成年人則被賦予選擇、思考和決定的自由,這既然符合政府保護青少年的責任,同時也符合政府保護公民獲取自由信息,並對信息展開思考和選擇的自由。這符合現代文明社會政府的責任和權利,也符合政府保護公民自由的義務。

  更重要的是,通過“綠壩”事件中政府和社會之間的磨合,人們看到了中國公民社會成長的力量,也看到了公權力對公民自由和公民社會的尊重正在逐漸成長之中。

  有人說,這是公民社會與政府博弈的結果。這種說法在東方社會聽起來似乎有些刺耳。正如美國的建國之父們在設計美國憲法時,一個基本的假定就是政府天生就是限制公民權利的,因此憲法的全部目的就是保證公民對政府的不信任,以及公民自由對政府權力的抗衡。這些話在東方人聽起來,無論如何都有些刺耳。但是,如果用另一種方式,將中國轉型期政府和民間的思維融合起來,力量凝聚起來,找到一條共同的通道,那麼中國社會的轉型無疑就可減少更多的阻力,變得更為順暢和迅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