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股市的“國慶行情”有點兒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1 06:55:11  


 
  也許有人會說:“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但從目前來看,銀行業近期“拙劣”的表現足以讓中國股市不寒而栗。銀行業可以說是中國股市的“支柱產業”,這是因為銀行業不僅在中國股市中占據主導地位,其業績足以直接影響股市運行,而且銀行業還通過信貸投放主導著中國經濟復甦的進程和質量,從而間接影響中國股市。 

  從上市銀行公布的半年報來看,14家上市銀行上半年稅後利潤達2232.58億元,占整體上市公司淨利潤4826.92億元的半壁江山,而且,上半年前十大盈利公司中銀行業占據了6個席位,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和民生銀行,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一張不錯的成績單。但從銀行業的淨利潤增速來看卻並不那麼樂觀,有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建設銀行和華夏銀行等6家銀行的淨利潤同比出現負增長,而且民生銀行淨利潤雖然達到了73.74億,同比增長了22%,但主要來源卻是出售海通證券股權得到的49億元收益。總體看來,上半年由於商業銀行希望通過瘋狂放貸來彌補淨息差的收窄這一策略並不那麼成功,而且未來壞賬,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的壓力也讓銀行業未來前景堪憂,再加上近期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再融資的消息,這都讓銀行股成了近期的“空軍司令”。 

  除了銀行業績的直接影響,目前市場最擔憂的還是商業銀行可能收緊信貸,隨著8月底的來臨,媒體披露的8月商業銀行信貸數字不斷縮小,從最初的5000億元到目前的2000多億元左右。信貸的收緊一方面暗示企業融資環境可能會惡化,融資成本會上升,這會影響復甦的進程,另一方面也暗示上半年通過信貸資金支撐的資產泡沫可能難以為繼,儘管這有利於控制信貸風險,但在行政指令下商業銀行信貸突然的放鬆和收緊對股市運行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去年底曾強調要“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但中國商業銀行正是從去年底開始“瞎折騰”,這可能既是出於完成政治任務的需要,也受擴大自己市場份額的主觀意願所驅動。但從目前來看,瘋狂的信貸不僅給商業銀行帶來了不可預測的業績風險,也給中國股市帶來了不穩定因素。“國慶行情”能否出現要取決於8月份商業銀行的信貸數據,如果還是延續7月份的下滑趨勢,並且傾向於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領域的中長期貸款,那麼在商業銀行的折騰下或許“國慶行情”只能是一廂情願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