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創業板如何孵出“微軟式”的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6 02:51:20  


 
  中國有6000多萬家中小企業,16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這些企業中,不乏優質企業,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企業創始人,都夢想通過創業板融資,把企業做強做大。創業板的開設無疑為中小民營企業鋪設了一條光明的融資大道。而對北京當局來說,若監管得當,扶持到位,創業板有望成為主要服務於央企、國企的主板市場外最具活力的另一極。 

  自1999年中國官方正式出台文件提出設立高新技術企業板塊至今,創業板經過了十年的醞釀與籌備,十年的期待與失望,方才“破殼而出”。在這風雨兼程的十年裡,既有狂熱追捧,也有質疑猜忌,甚至有中途夭折的遭遇。如今,創業板終於起航,它的前路能否一帆風順? 

  在世界範圍內,曾存在過70多個創業板市場,而今尚在運行的只有約40個,成功者寥寥可數。即便是被認為最成功的納斯達克,也曾在世紀之交因網絡泡沫破滅而導致大批上市公司退市,眾多股票持有人血本無歸。據統計,1996年至1999年間,5000多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中,累計有1179家退市。 

  正所謂“天下皆知險之為險,斯利矣”,縱觀全球的創業板市場,在創辦伊始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主要集中於風險與監管上。 

  目前,中國創業板上市企業的平均發行市盈率已超過50倍,且多為中小企業,公司規模較小,投資者面臨的上市企業經營風險、誠信風險、股價波動風險都可能高於主板市場。 

  不少業內人士已經指出,創業板不能過熱,如果溫度降不下來,對中國的實體或者說中小企業的發展不一定是好事。正如我們對培育一家企業的稱呼——孵化,想要創業板下出“微軟”這樣的“蛋”,只能以適當的溫度與環境耐心等待,如果一味以高溫“爆炒”只會適得其反,令其“胎死腹中”。 

  特別是“首批28家公司會誕生很多億萬富翁”的財富效應,可能使中國的企業家或者未來的企業家產生更多浮躁心態,大量股票被暴炒,投資人以賭博心態參與交易,上市公司股東和管理層經受不了市值誘惑配合抬高股價,套現股票,最後公司不能兌現業績預期,泡沫破裂股價暴跌,無數中小投資人被套,永世不得翻身。而如果這種情況群體性出現,創業板將不能持續吸引投資人的關注,逐漸喪失融資功能。 

  因而,中國官方必須加強監管。最近,中國證監會已經表態,將嚴密監控,堅決杜絕創業板過度炒作和股價操縱行為,對於公司成長性、股權變動和經營模式嚴格審查把關。未來,中國證監會還在嚴格執行、控制風險的同時,在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下,不斷聽取意見,吸取海外市場的經驗與教訓,完善創業板各項制度。 

  無論如何,創業板才是中國最有可能真正成為代表資本市場化配置的急先鋒,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化的最好實踐者。我們期待著它孵出“微軟式”的蛋,讓融資者與投資者及國家共同成為贏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