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環保經濟或成中國國際話語主導權開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3 10:29:38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的大國責任也在迅速上升。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希望中國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在國際發展過程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這次金融危機發生之後,國際社會凸現了對中國責任的高度期待。但現實地說,在西方主導的這個國際體系中,中國面臨著一種困境:即只有大國的責任,但無國際領導權。目前,西方和發展中國家都要求中國“買單”和“開支票”。但很顯然,這種方法很不利中國,是不可持續的。 

  中國如果既要承擔責任,又要獲得領導權,就必須在知識體系上有所貢獻。從歷史上看,任何一個國家,如果要崛起成為大國,就必須在經濟增長的同時,造就一個為世界所接受的知識體系。但是,中國要爭取國際話語權和領導權並不容易。所謂的國際話語權和領導權,就是要對西方和非西方國家都能夠產生影響。 

  突破點就是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漸探索出自己的混合經濟模式,在不同所有制的作用、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出口和內需等等方面積累了很豐富的經驗。中國的發展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為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但包括中國在內,人們都已經認識到現存模式的不可持續性。其中對環境的掠奪和破壞是關鍵。(當然,要強調指出,這是所有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因此,向環保經濟轉型對中國來說是個極大的考驗。這些年來,隨著氣候的急劇變化,以低碳經濟為核心的環保經濟已經成為全世界的關注點。國際社會對環保經濟的共識也越來越高。西方國家儘管有高環保意識,但因為內部既得利益的強大阻力,很難在政策層面能夠有效實施。西方目前的現狀是承諾得多,做得很少,無論在國際層面還是在內政層面。 

  如果中國在環保經濟方面能夠取得重大的突破,那麼無論在國際話語方面還是在造就新經濟增長動力方面就可以在國際上起到引領作用。因為“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環保經濟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政府的政策話語的核心。只不過是“科學發展觀”關切的是內部發展,而非國際發展層面。不過,把環保經濟造就成為中國國際話語體系的核心一部分並不難。就像美國借用歐洲的自由主義思想體系一樣,中國在弘揚本身的環保理念的同時,同樣可以借用西方的環保思想體系。(作者是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