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09 中國模式改變世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9 00:46:31  


“中國拯救世界”的說法忽略了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中國模式”對世界所作的貢獻。
  中評社香港12月29日電(記者 亦昀編譯報道)過去一年,“中國拯救世界”一說頻現於西方媒體的報道。人們對這個概念最簡單的理解是:中國以其巨大的經濟實力,在金融危機中帶動全球經濟復甦。澳大利亞分析家嘗試從更宏觀的歷史視角,為西方讀者解析“中國發展模式”究竟如何給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

  這篇文章被同時刊登在澳大利亞最具影響力的報紙《悉尼先驅晨報》和《時代報》的新聞網上。文章說,中國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拯救了全世界,這一觀點幾乎得到各方一致認同。然而,這種說法卻忽略了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中國模式”)對世界所作的貢獻。
 
  文章說,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主政時期,中國的社會、政治和經濟領域都進行了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把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要素結合起來的“經濟改革”。中國與世界接軌,扭轉了經濟自立和貿易孤立的傳統政策。對於市場經濟,鄧小平有“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的名句,以及“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致富光榮”的哲學。

  中國的經濟改革,正好碰上低利率、低油價、機構管制寬鬆的世界經濟強勁增長的好時期。這一繁榮期的興起,部分是因為柏林牆倒塌、蘇聯解體和社會主義陣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中國模式”借鏡了日本戰後經濟復甦的經驗,充分利用貿易加快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經濟的引擎是出口帶動增長,此外,中國還設立了深圳等經濟特區,帶動投資和工業發展。中國又利用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引進了大量外國投資、技術、管理和貿易知識。中國部分地區變身為世界工廠,它從外國進口部件和原材料,組裝加工後又轉手賣到外國去。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