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為何中國學校難以培養出天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0 00:08:58  


 
  一旦上了大學,中國學生就會變得懶散。他們覺得自己吃了12年的苦頭,現在該放鬆了。可能他們確實需要休息,但學業更上一層樓的動力因此蕩然無存。

  儘管如此,改革教育體系的壓力卻不大。畢竟,這個體系不是培養出了貌似不俗的一代人嗎?中國售貨員可以瞬間記住11位的手機號碼,可以一字不漏地背下商品單;也許他們鋼琴也彈得很不錯。然而,中國年輕人缺少自己的創新思考。一位曾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留學的中國朋友說:“我告誡自己,‘不要只做筆記,要想想教授說什麼’。”她發現這段經歷雖然艱難,但自己獲益良多。

  這種注重順從的教育體制也催生出一種“從眾本能”。以前,國家的精英想要當科學家、建設祖國。今天,他們想當銀行家,或者從事穩定的工作。“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聽說銀行家賺錢最多,其他人都在做,他們自己也想去做。”白樺說。

  按照這種思路,創新是麻煩事,中國不需要微軟的比爾•蓋茨。中國需要的是廉價勞動力和工廠,不是搗亂惹麻煩的人。錢學森的“天才”是在美國的20年被充分發掘的——他在美國讀博士,做了大量實驗,但他的這段經歷往往不被人提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