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的外交與中國的對策 要看透亂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3 00:13:20  


中美不走在一起,各自都有重大損失。
  中評社北京2月13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外交學博士任晶晶的文章指出,新年伊始,美國外交頻頻出招。雖然虎年尚未到來,但對台軍售、達賴、匯率等一系列“傳統”和“非傳統”問題的“複出”卻使中美關係中的“攔路虎”仿佛一夜之間都冒了出來。一時間,中美關係險象環生,中方針鋒相對的高調回應似乎使問題的發展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近來中美關係的亂象及其未來發展前景呢?

  一個國家的對外戰略和外交政策是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外交政策必然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的對外戰略。觀察和分析美國的外交政策,一定要堅持國內政治的視角,這同列寧所講的“外交是內政的延伸”的觀點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美國總統和決策層作出對外決策的首要考慮,是平衡國內黨派和利益集團的現實需要,進而穩定和鞏固執政地位,很少會考慮外部因素。當然,來自美國核心盟友集團(西方七國、北約成員國)的意見,會對美國的對外決策產生重要影響,但也並不是決定性的。

  綜觀歷史,但凡美國已經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情,縱使來自外部的掣肘因素再多、阻力再大,也不會動搖其實施的決心,因為這關係到美國執政黨和執政集團在國內政治中的信譽和尊嚴。要知道,“榮譽”因素一直在美國對外政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美國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從自身利益以外的範圍,去尋找外交決策的依據和理由。事實上,世界上任何一個具有現代理性的國家,都不會單純地為了發展對外關係而去開展外交。對台軍售、“藏獨”、“疆獨”、金融監管、匯率、貿易、氣候變化、碳排放等中美關係中的“麻煩製造者”,在本質上都是美國內政為中美關係設下的陷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