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作答2010 中國經濟漸趨從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7 10:43:55  


 
  首先,中國經濟正逐漸改變過去容易被外部環境和輿論牽引的狀況,在維護核心經濟利益方面越來越自信並越來越有方法。

  從反對迫使人民幣升值,到堅定支持自由貿易,再到反對將世界經濟的失衡歸咎於中國出口過多,以及重申對美元及中國在美國資產的擔憂……溫家寶在記者招待會上有理有據、不卑不亢的表態,無不顯示出中國的經濟外交正日益走向成熟。

  有此改變,一方面得益於,歷經30年改革開放,中國逐漸融入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對其中的遊戲規則乃至潛規則不再陌生,部分國家針對中國採取的雙重標準也逐漸失去效用;另一方面,歷經此輪金融危機的洗禮,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的衝擊。

  其次,中國經濟的抗壓能力和應變能力正逐漸增強,官方針對複雜經濟問題做出準確判斷、採取有效措施所需的時間越來越短。

  剛剛過去的2009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危機,中國政府出台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經濟應變舉措,不僅抵禦了外需驟降帶來的巨大衝擊,實現了經濟的率先復甦,其應對危機的得當措施和合理時機,也博得了海內外政經界的高度評價。

  如今擺在中國經濟面前的又一個複雜問題是:“中國經濟今年必須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三者的關係。”中國的經濟決策能力再次面臨考驗。

  迄今,中國經濟復甦的速度和力度超過其他任何地區,但龐大的刺激政策也同時帶來通脹預期和經濟泡沫,引發民眾的擔憂,更讓“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變得越發複雜。儘管中國政府今年以來一直在嘗試對經濟進行微調,但又擔心一旦刺激政策退出,經濟持續復甦的動力將變得不足。

  對於任何一個經濟決策者而言,這都是一大難題。溫家寶在記者招待會上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答案,但串聯其關於經濟問題的回答,不難發現,從經濟形勢要避免二次探底,到收入分配要實現公平正義,再到刺激政策的退出要因時而動,以及堅持人民幣幣值沒有被低估,告誡各國警惕貿易保護主義,創造公平的環境以更好利用外資……中國的經濟決策者已經給出了改革的重點。

  多數記者選擇就經濟、金融問題向中國總理提問,實際上也是在對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走向發問。而透過兩個多小時的問答,媒體在領略中國總理睿智一面的同時,也體會到中國經濟從容作答的能力。海外華僑華人也相信,締造了30年快速增長奇跡、經歷了金融危機考驗的中國經濟,定能平穩走過複雜的2010年和後危機時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