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的威脅和實力都被高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6 10:22:15  


圖爲中國的新型艦艇編隊護航索馬裡。
  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4日載文《對中國感到茫然》,文章說,上個月初,10艘中國海軍艦艇穿越白本宮古海峽,抵達西太平洋進行訓練,令亞洲國家和美國再次關注中國與日俱增的海上野心。但這一事件並不像某些外國評論家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儘管它展示了中國海軍取得的發展。國際社會應該向中國海軍伸出合作和友誼之手,而不是將它擴大活動範圍的做法妖魔化。

  中國境外的多篇媒體報道、網上評論和學術文章稱這一事件是“恐嚇”和“挑釁”,是“羽翼豐滿的遠洋海軍”的活動。雖然一年多以來,中國海軍一直在支援索馬里海域的反海盜行動,但這樣的反應仍然大大高估了中國的現有實力。中國的長遠戰略是建造和部署航空母艦,加強指揮與控制,提高後勤保障能力,以便在近海海域之外開展更加有效的行動。然而,像今年4月這樣的訓練只是朝著這一目標邁出的試探性的第一步,並不意味著目標的實現。

  例如,中國現在並沒有奪取和保持海上制空權的有效手段。制空權對於制海權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要實現協調一致的空、海、潛聯合行動,中國海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即便在它期待已久的航空母艦下水後也是如此。製造能夠艦載的飛機、協調安全可靠的空中行動、滿足附屬空軍部隊的巨大後勤需求等挑戰,仍然是中國海軍需要克服的幾大障礙。在欠缺海上制空權的同時,據說中國並沒有建造海上補給艦的大型計劃,它的大多數潛艇艦隊更適於沿海作戰而不是遠洋行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