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湖南長沙就經濟發展情況調查研究,圖為7月2日,溫家寶在長沙山河智能機械公司生產車間與工人交談。 |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美國《僑報》7月6日載文《分水嶺:中國經濟面臨艱難選擇》,文章說,七月流火的中國,大江南北正經歷高溫酷暑以及潛在的洪水威脅。但在經濟領域,人們既可看到神州各地不少建設工地熱火朝天的活躍場景,又會自然地聯想到股市的暴跌、樓市的盤桓、匯市的小升、菜市的衝動。往年都要到七月中旬才召開的中央經濟形勢座談會今年提早到六月之杪,或許不全是為了經濟走勢的模糊。
在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座談會後,總理溫家寶又往長沙對湖南、湖北、廣東展開密集調研,敏感的觀察家由此想到中國2008年出台“四萬億元(人民幣)”經濟刺激計劃前後這位長期執掌中國經濟權杖的領導人的步調,也是同樣的“外鬆內緊”、馬不停蹄。而這一次,刺激政策行將退出還是又要卷土重來?通脹預期即將加劇還是下半年增長必然放緩?經濟發展方式應該繼續加快轉變還是為了保就業、保增長而再次修改時間表和路線圖?
就外部環境來看,國際經濟經歷了一輪金融危機後的反彈再因歐洲債務危機陷入膠著。正當一些悲觀的經濟學家舉證乏力之際,比爾•格羅斯這位債券之王近日又發出驚人預言:“全球經濟的未來將會是危機四伏”——代表空方的這句話真讓投資者醍醐灌頂,經濟學界幾個月前還在樂觀地預期世界經濟不會二次探底,並相信全球市場的復甦。
就內部條件來看,中國經濟內部本來也在規劃一場劍指未來30年的市場經濟改革新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但出口壓力大增,內部消費未穩,投資本應遏制,“三駕馬車”結構調整尚未完成之際,人民幣匯率彈性加大,使困局未破的難題再被放大。儘管中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但長期依賴出口的經濟模型必須動手解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