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製造”升級空間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2 10:11:58  


 
  中國機械製造企業之一的三一集團(SANY),也把市場拓展到了世界工程大國德國境內。這家工業企業集團正在科隆附近建造的混凝土泵廠計劃於2011年初投產。三一集團的雄心是,面對通常處於市場領先地位的德國工程集團,三一集團要直擊德國出口成功的核心!三一集團的高管稱,“我的體會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從低成本的廉價產品轉向更加精密的產品。”

  這種跡象不只發生在一兩個行業。實際上,在全球需求重心已向中國轉移的那些行業,如鋼鐵、機車、鐵路系統、渦輪機、特種玻璃、商用車輛等多個領域,中國企業露出頭角的現象並不少見。《華爾街日報》對此種現象的評價不低,稱那些“從國內市場的增長中充分獲利的中資企業,數年之間就彌補了西方工業化國家數十年的技術創新所拉開的差距”。

  在我們看來,這些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們為“中國製造”怎樣實現升級提供了真實的路徑。有如下幾點能給中國企業帶來啟發:第一,中國企業做的仍然是發達國家公司所不願做的,或由於成本因素而做不了的業務。儘管這些製造並不是最高端,但在向高端逼近的過程中,仍有很大的升級空間。第二,中國企業務必利用國內的市場優勢,堅持在研發領域加大投資,在國內市場需求強勁時完成產業升級。第三,中國政府應該加以配合,要求和鼓勵外資對中國加大技術轉移,鼓勵研發本地化。同時對本土化的外資也給予真正的國民待遇,如市場准入、政府採購等。第四,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政策,鼓勵中國企業搞自主創新、創新技術的產業化,並逐步走向國際市場。

  安邦認為,在長期作為“世界工廠”的全球產業分工中,中國企業承擔了低端製造、廉價輸出的歷史角色。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也積累了相當程度的製造能力和技術能力。在發達國家企業“退化”到只有依靠知識產權才能吃到普通市場的大餅時,中國企業也就有了機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