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日撞船事件:放人之後的策略思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25 10:13:34  


 
  據香港媒體透露,1999年中日貿易在日本整體經濟中的比較僅為9%,而到2009年則已經上升到將近21%;換言之,日本經濟的逾五分之一依賴於中日貿易。中方持續的反制措施,終將引起日本企業界對其政府策略的不滿;而一旦日本企業界反彈並開始對其內閣施加影響了,也就是菅直人內閣回歸理性的時刻。

  現在的問題是:要求日本放人,顯然不是中方此次強烈反制措施的終極目的;日本此次動用國內法,既然開了一個惡例,那麼日本放人之後,如何斬斷此次惡例的示範效應,才是未來中方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一般說來,作為東方民族的中日兩國,高層領導人之間的私人情誼和溝通管道,往往是決定雙方能否達成默契和共識的重要前提。但現在這些前提和管道似乎都不明顯,尤其是日本目前缺乏有遠見卓識的領導人,菅直人內閣對華傾向又較強硬,因此在嘗試拓展“水下管道”的同時,以強硬促使日方回歸理性,恐怕還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對日的基本基調。在這方面,依次設定的目標應有兩個:一、迫日放棄否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的立場;二、迫日放棄動用國內法處理類似爭端的做法。

  以日方目前的認知和立場而言,顯然不存在回應中方這兩個要求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中方必須做好中日關係在短期內大幅倒退的思想準備,尤其切忌出現之前在處理與其他國家關係時的慣常現象,即幾個月後,實質性問題一個沒有解決,但雙方往來卻已悄然恢復。

  中日關係調適期的“互信機制”是終極追求目標,但建立這一“互信機制”的道路卻必然伴隨著適度的壓力和強硬。(作者為香港鳳凰衛視評論員邱震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