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元首的公關姿態與深層角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1 09:02:36  


 
  所以,在使出各種招數後,奧巴馬是安坐白宮等待收成的,接待胡錦濤並不是劍拔弩張的時候;更何況胡錦濤帶來了四百五十億元的生意,和二十三萬個就業職位呢?明年便要全身投入選戰的奧巴馬,只有約一年的時間準備成績單,經濟不景氣是美國選民頭號關心的議題,奧巴馬需要胡錦濤助他加分。 

  金融海嘯後美國經濟成L型復甦,失業率至今維持在百分之九以上。美國政府和政客一直將緩慢復甦歸咎於中國,理由包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競爭環境不公平和市場封閉等等。這說法在美國民眾心中已經形成定見,據《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的最新聯合民意查,有六成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美國就業和安全的威脅。其中對美國經濟持悲觀態度者,更有超過七成認為中國對美國經濟構成威脅。另《華爾街日報/全國廣播公司》的民調問到廿年後哪個國家可以主宰天下,三成八回答是中國,認為美國可保持優越地位的只有三成五。同一調查於一九九五年的結果,僅有百分之三回應稱中國會成為第一大國。 

  在此種壓力之下,奧巴馬最需要的是讓美國民眾認為他有能力面對中國的挑戰,先是在區域政治上壓倒中國,然後在經濟上可以把中國的成長轉化為美國利益。胡錦濤帶來了龐大的合約,又答允人民幣升值,雖然奧巴馬希望速度更快一點,但亦總算有交代了。所以,從制約朝鮮、組成美日韓同盟監視中國、改善貿易逆差、提高國內就業等等,奧巴馬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再加上人權問題的裝點,可謂功德圓滿。 

  至於胡錦濤,在華府兩天似乎十分之低調,並沒有刻意展示風采的打算。這可能會被誤解為中國屈服或缺乏與美抗衡的力量,但實際上中國的相對低姿態正切合目前中美關係的需要。中國需要持續發展,而發展需要空間及時間,這就是中國人所謂的韜光養晦。與美國搞得太僵,反而不利於中國。也許從公關角度看,中國領導人在公開場合的詞鋒和反應不及“很能說”的美國政客,但這姿態又是否計算之內?當中思慮之周全可能不容低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