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春節年味變淡:中國人需找回文化自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09 08:52:37  


 
  相反退守到大陸鄉間的春節似乎更多地遺存了那些古老的符號。林林總總的繁文縟節和奇風異俗雖然也面臨斷層之憂,但相對於城市還是有不少的傳承。至於大陸媒體今年再度推出“新春走基層”活動,也的確挖掘出不少新鮮體驗。這個古老帝國重新煥發活力並成坐上世界經濟次席之際,豐富的節日采風內容被挖掘出不少與日常生活大異其趣的況味——細數家底,還居然有不少的驚喜。

  然而就在數年前,不少中國知識分子曾一度擔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情人節、萬聖節、聖誕節帶走,後者在電影院、購物店、嘉年華、生日會里盡情消費著青春期的時尚,而對於中國古老的民俗遊戲毫無興趣。原因似乎總離不開一條:改革開放將西方商品納入的同時,文化符號也搭車湧入並且成為一個時代的潮流。

  此外,具有學術性的一個流行觀點也認為,春節誕生於四千年前的農業社會,如今的工業和信息化社會的濫觴,必然使中國春節逐漸流落到邊緣地帶,能適應快節奏生活的西方節日才是與現代化相配套的新民俗。這是由經濟生產形式決定的生活方式。

  儘管中國經濟規模日益占據世界舉足輕重地位,但並不意味著因此而必須與傳統告別。相反,中國人必須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傳統博大精深和海納百川的精髓,這就要求重視並提升以春節為代表的傳統節日的地位和影響。這或許也是今年中國南北方媒體在爭議“中國春節離世界性的節日還有多遠”議題的原因——其中有含糊猶疑,有急躁冒進,有標準不一,有邏輯顛倒。但可肯定,無論該議題是否偽命題,都具有一種喚醒意義。

  正如民間所冀望的“迎春接福”,春節的生命力,還在於春節給民眾帶來幸福的感受。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際,孫中山先生當年寫在《建國方略》的一句話也應重溫——“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它的人民富有,而在於它的人民幸福”。在本報看來,這正是治國者應有的視野:必須尊重百姓感受並以之為本。而從一個春節里,就能搜集整理出一種最真實的“國風”。

  所以,中國的傳統春節,如同傳統文化,不僅應該而且可以迎接現代化挑戰。而傳統文化的光大,不僅要經濟的增長作為後盾,更要國民幸福感的增強作為前提,這是中國人文化自信的最基本來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