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製造業產值超美的軍事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3 10:25:07  


  中評社香港3月23日電/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3月16日載文《不要擔心,中國會未富先老》,摘要如下:

  中國崛起的經濟實力持續創造新紀錄。在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幾個星期之後,美國一家經濟咨詢機構的報告估計中國在最近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以產值計),從而結束了美國在該領域長達110年的主導地位。專家們指出,這標誌著“勞務分工的根本性轉變”,這種轉變在近期不大可能變化。

  坦率地說,此事並不意外。中國遼闊的土地和規模經濟(更不用說低廉的工資以及對民事和環境問題的疏於保護)使其自然而然成為重型製造業的中心。由於擁有世界總人口的大約五分之一,中國在緩慢地擁抱市場經濟政策的過程中繼續贏得經濟上的主導地位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不過中國快速的經濟增長從長遠來說遠非那麼肯定。由於獨生子女政策,中國的遠期人口狀況並不喜人,中國也許在還未致富前就變得老態龍鐘。中國還正面臨著嚴重的內部挑戰,這些挑戰源自人們對猖獗的腐敗、經濟上巨大的不平衡以及環境退化的失望。此外,中國龐大的人口意味著每年都有新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而高水平的經濟增長——大約每年8%——必須得到維持,這僅僅是為了降低失業率。

  那麼,崛起的經濟強國中國擁有高於美國的製造業產值,這將具有怎樣的軍事意義呢?這有點像是一種死亡儀式,因為美中之間的大規模軍事對抗將可能產生可怕的經濟和人員損失——如果可能的話,所有人都應努力避免出現這樣的損失。不過下面的思考值得玩味:英國人在1885年前後失去了在製造業的主導地位,而且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嘗到苦頭時才如夢初醒。美國會成為下一個英國,眼睜睜看著世界遠離我們過時的經濟體系而去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