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探究:清華“財富王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4 07:45:23  


  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鳳凰網刊載作者崔曉林的文章說,1911年的中國,羸弱,孤獨。那一年的2月,位於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裡,“清華學堂”的牌匾被悄悄掛起。 當47名留著長辮子的中國少年走進學堂,他們肯定想不到,自己將作為歷史的開創者,被載入史册。

  100年不算遙遠,但足夠震撼。

  一個世紀以來,清華大學幾經沉浮,數易其轍;興辦於國恥賠款,如今以財富傲人。回顧和梳理清華大學與財富有關的人和事,我們發現,這艘中國高教航母,在培養科學家與社會精英的同時,也在構築著自己的財富王國。

  “學堂”清華

  覽中國名校,大多數跨越了滿清、民國、新中國三個時代:1895年,王文韶在天津創辦的“中西學堂”,是現在天津大學的前身;1896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的“南洋公學”,是現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1898年,百日維新期間創辦的“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的前身;1902年,張之洞在南京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是南京大學的前身。

  清華學堂創辦於1911年,從“年齡”上講,屬於上述學校的“小弟”,但這位“小弟”剛一出世,便引來“大哥們”的羨慕和嫉妒。之所以被人艶羨,是因為這位小弟的“不差錢”。

  1901年9月7日,因義和團運動的失敗,清朝政府與英、美、俄、德、日、法、意、西、奧、荷、比共11個外國政府簽訂了屈辱的《辛丑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計9.8億兩。義和團運動發生在1900年(庚子年),故此款被稱作“庚子賠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