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現在斷言中國“繁榮到頭”為時過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5 10:01:47  


 
  中國經濟有很強的適應力。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從不良貸款、投資帶動的經濟過熱、2008年初超過20%的食品通脹率、保護主義的威脅以及全球金融危機——它多次被預言會硬著陸, 但這些預言都未成真。

  樂觀派和悲觀派都拿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舉措大做文章。樂觀派指出,中國迅速而規模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取得了成功,這一切是因為銀行的國有性才成為可能。懷疑者說,政府指導下的投資狂潮只會讓問題越積越多,因為對地方政府寬鬆的放貸條件令銀行背負著巨額壞賬。

  北京畢馬威管理咨詢公司的賈森• 貝德福德承認,如果銀行作為貸款抵押持有的房產和土地價格暴跌,銀行將會面臨風險。但是,對於具體的居民可能無力償還住房抵押貸款的擔憂,他認為風險沒那麼大,因為中國買房者必須首付至少30%的房款。

  中國7%至8%的增長率能再持續一些年嗎?持否定觀點者的另一個理由是,日本、韓國和台灣都在大約30年的高速增長之後開始減速。但是,中國的飛速發展是從一個低得多的起點開始的。它2010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4200 美元,依然只有美國的9%。據美銀美林大中華區中國經濟師陸挺說,中國今天的生活水平相當於日本、台灣和韓國分別在1954年、1972年和1976年的生活水平。儘管中國給人以超越前方所有國家的印象,它仍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彌補。

  龍洲經訊咨詢公司常務董事葛藝豪(阿瑟•克羅伯)說: “助推增長的風極為強勁。通過建設基礎設施、發展重工業和城市化,依然能以相當直接的方式實現大幅增長。”

  他說:“只要你擁有這樣的模式—— 主要的增長來源是簡單地累積資本,資本的利用效率並不重要——那麼,所有這些進程都能不受阻礙地繼續,它們不會真的妨礙經濟增長。”但是,一旦提高效率成為必要條件,中國將需要費力地勸說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從政府補貼和不完善的競爭中獲益極多的大型國企——接受改革的必要性。

  葛藝豪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重大的風險,因為你沒有類似自由的媒體、監管部門或非政府組織之類的機制來對金融力量的這種集中進行制約。不過,這種風險更多的是在10年而不是5年的時間段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