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決“以房養老”問題需走土地私有化之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31 13:39:07  


  “以房養老”的關鍵點是需將房屋抵押給金融機構,由後者給老人按月發放“工資”,去世後房屋則歸金融機構所有。那麼,這就涉及到房屋產權轉移的問題,由於我國實行的是住宅70年產權制,就存在抵押期間或者戶主死亡後,產權可能到期的情況,如果產權期限不能續接,房屋的價值就會因此消失。而在房屋及土地私有化的國家,產權沒有期限,則是不存在這個顧慮的。

  由此可見,銀監會的顧慮,就是針對產權終止導致的價值消失,從而失去了抵押價值,以及房屋產權歸屬不明等問題。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現行制度下,70年的有限產權制約了房屋抵押、產權轉移功能,使其只能在有限的時間段內可用。那麼倒推之,通過房屋抵押方式實現“以房養老”,必然就會在未來某個時間點,碰上這堵制度之墻。既然障礙如此之大,金融機構望而怯步也是理所應當,不可能冒著產權消失的風險去做。

  因此,要想擺脫這個困境,就得先解決掉70年產權制度,給予房屋無限期產權,才能使金融機構沒有後顧之憂。但是,這就涉及到土地私有化的根本制度,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國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也就不能世代繼承下去。而房屋乃是附著在土地之上的建築,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土地所有權,意味著房屋所有權也將失去意義。所以,要改革70年有限產權制,就要對土地公有制動刀,將其私有化,讓國民擁有土地所有權。

  建國之初將土地收為國有,是基於我國農業人口過多,擔心土地被大量兼並後,形成大地主階層,使中小農民失去依靠。但是,隨著經濟持續發展,農業在經濟總量的占比變得很小,工業反哺農業的形式已成潮流。而且隨著城市化進程,大量農業人口轉移至城市工作、生活,零散的土地阻礙了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以至土地私有化的呼聲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房屋產權雖然只有70年,但並沒有對民眾的購買熱情造成太大影響,在樓市火爆時期,新房、二手房交易都很搶手,沒多少人關注產權期限問題。這說明,在民眾的意識裡,房屋產權期限不應該是個問題,財富的合法轉移和繼承乃是公民的權利。況且,如今國民普遍擁有多少不等的個人財富,並非建國之初可比,政府也不可能再採取暴力手段剝奪國民的財富所有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