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俄武器技術差距依然很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1 15:15:01  


東風31-A戰略導彈(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2月1日電/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11月號載文《繼續擴大之中的俄中戰略武器技術差距》,摘要如下:

  從最近數年來俄羅斯軍事工業技術的發展狀況可以看出,在主要的航空雷達、發動機、核武器、洲際彈道導彈、戰略核潛艇等尖端軍事技術領域,中國與俄羅斯的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之中。殲-10B戰鬥機與無源機載相控陣雷達、殲-20試驗機、052C“中華神盾”導彈驅逐艦、KJ—20OO預警機的相繼出現,一方面體現了中國軍事工業在完全處於與世隔絕、孤立的狀況下所取得的進步,同時也暴露了與俄羅斯的軍事技術差距在迅速擴大之中的事實。沒有一個國家在21世紀發展軍事工業是以閉門造車、完全克隆的方式進行的。

核力量的弱勢

  首先就核武器技術、洲際彈道導彈、潛射洲際彈道導彈技術而言,俄新一代的洲際彈道導彈在實戰上具備了搭載10個分導彈頭、射程超過1萬公里的能力,僅僅就其自走式的發射方式而言,就遠遠比中國最新推出的“東風”—31A要先進。更何況看不出中國的洲際彈道導彈技術具備了搭載10個彈頭的能力。

  俄新一代的“尤裡.多爾戈魯基”系列戰略核導彈潛艇的外形也具備了21世紀西方戰略核潛艇的風格,導彈艙的設計方式已經完全西方化,相比之下中國的 094戰略核導彈潛艇完全是上世紀70年代蘇聯戰略核潛艇的翻版。俄式“布拉瓦”潛射戰略導彈的測試2010年以來3次成功,而中國的“巨浪”-2型潛射導彈的實際服役時間目前看來仍遙遙無期。

常規力量的弱項

  殲-20戰鬥機的出現,的確表明了中國朝獨立設計戰鬥機的方向邁進。然而正是殲-20的出現,使得繼續購買AL-31FN發動機的動向說明了中國戰鬥機工業發展不可逾越的障礙繼續存在,而且短期內難以越過。那就是依然缺乏大推力發動機與先進雷達的技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