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銀行業“自我改革”悄然進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9 11:32:42  


現在中國銀行系統的流動性大不如從前。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5日載文《中國自我改革的銀行?》,摘要如下:

  隨著對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擔憂與日俱增,人們的注意力日益集中到了銀行身上。隨處可見的不良投資顯而易見地表明,北京必須改革金融系統配置資本的方式。而不那麼明顯的是,金融系統已經在進行自我改革。

  關鍵是流動性。現在中國銀行系統的流動性大不如從前。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正在上升,表明存在流動性壓力。

  世界各地的許多銀行多年來都遭遇了流動性問題。不過,今天中國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導致流動性壓力的原因:儲戶越來越多地要求享受市場利率,否則就會尋求從其他地方獲得回報。

  於是產生了這樣一個銀行系統: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類似於人們心目中完全資本主義式的經濟,由市場決定儲蓄的回報率,從而使儲戶心甘情願地把寶貴的資金交給互相競爭的銀行。這還不是一個運轉完善的市場,尤其是因為銀行仍然必須讓這樣的存款利率競爭躲開監管部門的法眼,它們設法不讓與理財產品相關的負債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上。不過從這一角度而言,至少最近的流動性壓力是一種積極的現象。

  然而,儘管市場力量最終開始表現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負債項目欄中,但金融機構的資產項目欄(即貸方)卻仍然受到嚴格的制約。北京在提高貸款利率方面一直動作遲緩。在黑市和灰色市場的放貸者按照市場利率向私營企業放貸並收獲較高回報的時候,銀行只能在旁邊看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