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病保險新政,重在解決實踐難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3 14:02:33  


 
  進入2012年,原本是商業保險用語的“大病保險”進入中國的社保政策層面,或者說,官方試圖用商業手段來解圍普通家庭的籌資難題——大病醫保新政的起動,無疑將是中國式醫改的一次破冰。官方在制度設計上籌措出大病醫保項目,以補充基本醫療保障不足以抵消“巨災疾病”負擔的缺口,擴大保障範圍,提高保障層次,加大保障力度,或可讓“廖丹們”的悲劇走向終結。但它也面臨不小挑戰,要讓大病保險新政的陽光照進現實,還需解決幾方面的實踐難題:

  首先,被公眾寄予極大期待的新政對大病保險只是提出了原則性、框架性要求,具體工作仍需各地加以落實,而地方因地制宜的結果往往可能導致參差不齊的狀況。這就需要官方從細則制定到具體落實,必須加強社會的監督和各方的論證,避免地方執行打折扣。

  其次,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依舊受到戶籍問題的困擾。由於醫療資源的分布不平衡,除了大城市外,大多數大病治療都屬於“異地治療”。大病醫保能否打破戶籍壁壘,受到各方期待。

  再次,對於大病保險的資金來源,《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可從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新農合基金中劃出一定比例或額度,作為大病保險資金。不難看出,其對公共財政的責任界定比較模糊。

  儘管大病醫保報銷比例不低於50%,但動輒幾十萬元人民幣的治療費用,對於貧困家庭來說仍是沉重負擔。而且個人支付與醫保基金總是有限的,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因而大病保險必須仰仗公共財政有更積極的表現。

  最後,用基本醫保基金購買商業補充保險,一旦出現借助權力的壟斷,其產生的風險將難以估量。須通過政府管理、行業監管、社會監督的多方合力,從招標到保險公司履行賠付的整個流程中,杜絕權力尋租,做到公開透明。

  隨著中國的醫改步入“深水區”,相信還會出現更多難題與困境,但我們始終堅信,每邁出改革的一步、出台一項新政,就會避免一些悲劇的發生,就會救治更多有需要的人,也就會離夢想的陽光更近一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