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別把幸福庸俗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7 08:34:35  


  中評社香港10月17日電/美國《僑報》10月15日載文《別把幸福庸俗化》,摘要如下:

  “你幸福嗎?”連日來,大陸央視的這一提問因為“我姓曾”、“隊被插了”“我耳朵不好”……種種這般“神一樣的回覆”,而被千萬次的調侃,惡搞,反諷,爭論,儼然已成一場輿論狂歡。如今,這個終極追問落到了剛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頭上,而他一句毫不魔幻卻很現實的回答——“我不知道”,再度引起人們的熱議與反思。

  如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們對幸福的感受千差萬別,難有標準答案。然而當幸福被不斷提起並掀起討論的熱潮時,似乎表明越來越多的人,對幸福的感知正在減弱。

  在大多數人眼裡,莫言喜摘諾獎,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並收獲750萬元人民幣的巨額獎金,“理應幸福”;而也有人調侃,縱使這般成就,莫言的獎金在北京還買不了一套像樣的大房子,何談幸福?……凡此種種推測,仿佛都脫不開名與利的追逐,使幸福的內容庸俗化了。

  而面對央視記者“您幸福嗎?”的提問,莫言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因為“幸福就是什麼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體健康,精神沒有任何壓力才幸福。我現在壓力很大,能幸福嗎?”可見,幸福並非一味追逐名利。財富多寡、健康程度等,或多或少會影響一個人對幸福的感受,但似乎又缺少本質的聯繫。對莫言而言,看似幸福的背後,或許掩藏著不安與不確定性,而真正的幸福需要身心的諧和與無壓狀態。

  過去30多年來,中國將經濟建設作為發展的中心,普通民眾也都把創造和積累財富,作為人生的主要目標。但經濟的突飛猛進,帶來的是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物質主義時代。人們逐漸變得浮躁、焦慮,人心為物欲所蔽。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財富積累大幅度增加,如潮水般湧出國門旅遊、購物之際,幸福感卻並未隨之增加,甚至有人認為自己比以前更不幸福。誰說有了錢就有了幸福?原來,在金錢和物質得到充分滿足的時候,仍然找不到幸福的感覺,內心愈發空虛!正如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伊斯特林提出的“幸福悖論”——經濟增長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不一定會帶來相應的國民幸福程度的上升,在有些國家,甚至會有所下降。因此,莫將幸福的內容庸俗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