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華為中興遭排擠背後的“力量博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7 11:10:29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一個公民,受到法庭指責時,該如何證明自己的“清白”?華為也許很難找到快速有效的辦法,美國國會一個“有可能”的理由,牽扯到動機問題,著實不好去辯解。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道,在此關頭,華為已表現得足夠強硬:“毫無根據地聲稱華為容易遭受網絡攻擊,這是無視技術和商業現實的行為,不顧後果地損害美國就業和創新,無助于保護其國家安全,這應該被視為危險的政治干預,不利於旨在解決全球和行業網絡安全挑戰的合法的公眾或個人行動。”一個普遍的說法是華為成了美國大選的“犧牲品”。這並非沒有根據,華為已成為美國大選兩個候選人不離嘴的關鍵詞。奧巴馬指責羅姆尼在貝恩資本工作時曾試圖幫助華為收購3COM,奧巴馬競選陣營甚至拋出了一條針對羅姆尼和華為曾有過合作關係的競選廣告,羅姆尼不得不趕緊撇清和華為的幹系。

  事件演進至此,各種“陰謀論”的誕生勢在必然,其已脫離商業範疇,開始被加入各種外界因素。

  翻閱美國的“調查史”,這一幕像極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對日本電子業的調查。“花園廣場協議”、“半導體貿易總協定”……幾乎讓日本電子巨頭們倒退了幾年。很顯然,美國在保護所謂的“戰略性行業”上是不遺餘力的。

  此次,美國政府設置政治和國家安全壁壘為思科贏得壟斷優勢。過去五年,思科路由器市場份額從66%降至55%,交換機市場份額下跌2%至67%。儘管有下滑,但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政策保護,思科不可能保持如此驚人的份額。

  不過,美國金融咨詢公司Trefis撰文稱,思科越來越感受到來自中國華為的市場壓力。最近幾年,華為在國際路由器市場上迅速擴張,儘管仍不是思科的主要對手,但不斷增長的份額卻對思科長期以來在路由器市場建立統治地位帶來了潛在威脅。

  “在所有的公司中,哪一家讓你最擔心?”當《華爾街日報》向思科CEO錢伯斯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毫不遲疑地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25年以前我就知道,我們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將會來自中國,現在來說,那就是華為。這並不是錢伯斯第一次在這樣的公開場合評價華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