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美中經濟禍福相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9 09:16:34  


  中評社台北11月9日電/美國總統大選揭曉,奧巴馬連任成功。由於大選過程中,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頻頻指控中國大陸操控匯率,形同偷竊美國就業機會,奧巴馬在競選壓力下承諾,將強化貿易保護力道,降低對大陸貿易逆差。在奧巴馬連任後,是否會對大陸採取更強硬的經貿政策,備受關注。 

  旺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中國崛起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在金融海嘯後,美國及歐盟經濟實力大幅削弱,中國大陸影響力相對大增,由於美中勢力的消長,美國在全球經濟議題上更需要北京的合作,但也不免對大陸產生戒心。奧巴馬第一任內在重返亞洲大戰略下,對大陸經濟的防堵策略逐漸增強,包括:不時威脅將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以逼迫人民幣升值;祭出嚴厲的反傾銷手段,減少大陸貨品進口;限制中資在美國的購併及投資,意在促使大陸開放市場;主導“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抗衡由大陸主導的東亞區域經濟整合,鞏固美國在亞洲的政經利益。 

  另一方面,美國聯儲局先後執行三輪量化寬鬆政策,導致熱錢湧入大陸,不僅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更造成大陸嚴重的通膨及房市泡沫,陷大陸經濟於“硬著陸”風險。美國商界在智財權上對大陸業者頻頻興訟,更升高美中貿易摩擦。 

  美中關係因為彼此利害衝突已暗潮洶湧,最近中日釣魚台領土爭端更激化美中軍事對峙,情勢若再惡化,難免波及雙方經貿關係。現在奧巴馬連任成功,施政目標必須考量歷史定位,大陸亦完成領導班子換屆安排,雙方勢須重新審視攸關總體戰略平衡及實質利益的雙邊經貿關係發展。 

  從大勢分析,在歐洲陷於主權債務危機、短期難好轉下,位居世界第一及第二大經濟體的美國及大陸,勢須分擔促進全球經濟穩定及復甦的重責大任。然而,目前美國經濟復甦是依賴三波量化寬鬆政策營造的需求假象,以及美元對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大幅貶值而刺激出口增長,基礎相當薄弱;如果大陸經濟不能保持穩定及持續成長,以增強世界經濟成長動能及促進全球經濟再平衡,美國獨木亦難撐大局。相對上,大陸亦須美國緩和雙邊日益尖銳的經貿磨擦,才能避免經濟“硬著陸”,並確保“十二五規畫”經濟轉型目標達成。所以,美中經濟可說是禍福相倚,雙方都沒有發動貨幣戰及貿易戰的本錢。 

  事實上,自2005年7月大陸實施匯率制度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近3成,再加上近年大陸工資大幅調升,及熱錢流入引發物價飛漲,人民幣實質匯率已無明顯低估;美國並無必要再掀匯率戰。而美國國內就業改善遲緩,亦難歸責大陸,因為:誠如奧巴馬曾引用前蘋果總裁賈伯斯的回應,那些流到大陸的低薪、低技術工作機會不可能回到美國,美國人本身也做不來。所以,從全球產業鏈分工來看,大陸承擔最辛苦、薄利的工作來為美國公司賺進大把鈔票,對美國經濟之利遠大於弊。只要認清這點,即可知美中匯率、貿易等爭論,其實是受到選舉因素的扭曲。 

  奧巴馬連任及中國新領導班子確定後,美中經貿關係未來動向,可說是“對抗”或“合作”、“零和”或“雙贏”的抉擇,我們相信,在全球責任及國家長遠利益的驅使下,美中領導人勢須體認“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道理,在可預見的未來,雙方將磨合出新的經貿互動及合作模式,為美中經貿關係奠定可長可久的基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