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3:中國改革最後窗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1 08:19:25  


 
  2013年是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蜜月期也即將告一段落,所謂“新政”,能否落實?2013年,會好麼?筆者希望,2013年能成為期待之年,全面重啟改革之年。

  值得重視的是,2013年是必須珍視的寶貴時間窗口,一系列重大改革應該提上議事日程,系統化的全面改革應該重啟。例如,在城鎮化的口號之下,中國政府應該努力推薦釐清市場與政府邊界的戰略任務;例如,推動意義重大的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推動服務型政府轉型;再例如,在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同時,強化對債務風險的控制,其中的重點是對地方政府與國營企業債務風險的控制,等等。

  經濟學家吳敬璉近些年一直為此呼籲,他的新著《中國經濟改革二十講》亦是重複強調“重啟改革”。他認為中國仍然是一種“半統制、半市場”的混合體制,政府和國有經濟雖然已經不再囊括一切,但還是牢牢掌握國民經濟的一切“制高點”,主宰著非國有經濟的命運。

  中共“十八大”報告講強調“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那麼,中國還有什麼路?吳敬璉斷言未來只可能有兩種發展前途:其一,政府逐漸淡出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加強自己在市場失靈的領域進行監管和提供公共產品等方面的職能,逐漸成長為在規則基礎上運轉的現代市場經濟;其二,不斷強化政府對市場的控制和干預,不斷擴大國有部門的壟斷力量和對經濟的“控制力”,演變為政府控制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資本主義體制。

  法治的市場經濟還是國家資本主義體制,這是兩條擺在中國面前的靜靜的路,可以走上其中一條,把一條留給下次,或許再也沒有下次了,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或多或少,升鬥小民,歲末總有幾分願景。幸好,魯迅還說過,“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