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日釣魚島爭奪戰“攻防轉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5 09:07:35  


 
  羅援還分析稱,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由於中國採取強硬措施,才造成了日本的反彈”,這完全是無稽之談。他說,“日本實際就像景陽岡的老虎,你鬥它,它會吃人;你不鬥它,它也吃人”,但是如果中國表現出“武鬆打虎”的英雄氣概,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日本的囂張氣焰。

  談到中國軍隊在釣魚島問題中扮演的角色,羅援表示中國的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南海艦隊都在釣魚島附近“磨刀”,進行海上訓練。他認為,三大艦隊必要的時候,可形成一個“拳頭”以更有效地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被視為民族主義色彩較強烈的《環球時報》昨天在社評中,直接以“小日本”這個貶義性用詞稱呼日本。

  該社評說,“反制日本挑釁,但決不和日本生大氣,這是中國人對日本的應有戰略態度。大氣應當讓日本人去生,我們應重拾對它的戰略俯視甚至藐視,它對中國來說,就是個‘小日本’”。

  社評也呼籲,中國應創造一些專門對付日本的外交杠杆,使得它們能清晰表達中國在歷史和主權問題上的國家意志,讓“中日衝突在‘中場’就控制在中國的腳下”。

  部分中國媒體和網絡論壇還強調一個細節——“14000噸的主權宣示”。中國派出8艘海監船,總排水量達14000噸;日本派出13艘巡邏船,總排水量達9970噸,中國《國際金融報》的報道認為,“對峙勝負變成了一個簡單的算術題,釣魚島控制權之爭,最後一定是國力之爭”。

學者王棟:雙方不要誤判要劃底線

  日本不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中國不放棄常態化巡航執法,外界擔憂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維持“既危險又脆弱”的平衡隨時可能被打破,導致局部性擦槍走火。

  接受本報訪問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分析指出,中日誰都不會讓步,因此“對抗不會結束,別想結能打開”,雙方只能努力使對抗變成“可控的對抗”,避免對抗升級為大規模軍事衝突。

  北京大學東北亞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棟受訪時也認為,中日短期內很難有明顯的外交突破,雙方只能在危機管控上“不要產生誤判,要劃下底線”。

  日本右翼人士聲稱到釣魚島進行漁業研究,不會登上釣魚島。王棟認為,這應是日本首相安倍“劃的一條線”,一方面迎合日本右翼的需求,另一方面避免事件升級,因為“登島意味著中國的反應會很強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