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引進蘇-35將推進中國戰機研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2 08:52:51  


 
  本刊的推斷是,蘇-35的採購合同將幫助沈飛在下一個20年依然有飯吃,那就是研製殲-11C/D或者稱作殲-X之類的戰鬥機。在蘇-35的框架協議下,中方還會購買更多的117S發動機,使殲-11B、殲-15、殲-16都現出大規模改良的餘地與可行性。基本思路就是類似殲-16,讓沈飛生產的一系列戰鬥機擴大飛機後部發動機艙的直徑,換裝117S發動機,使其達到蘇-35那樣的機動性。至於雷達,依然可以選用中國產雷達。屆時,中國版“雪豹”-E(仿造蘇-35的雷達)也可能問世。

  殲-11B改良後就是中國版的蘇-35基本型,成為殲-11BM。換裝了擁有1.45萬公斤加力推力和矢量噴管的117S發動機,這樣的修改使其機動性絕對超過F-15的任何一種改進型。

俄中著眼未來各取所需

  這次從中國不進口任何蘇-35的生產技術許可證的情況判斷,中國還是會立足於自己,對蘇-35的技術慢慢消化、摸熟。即使沒有俄羅斯的幫助也可以自己動手改良,這樣來節省總體投資費用,是聰明還是不那麼聰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文化對聰明的理解不一樣。

  接著,海軍的殲-15、殲-16多用途戰鬥機如果也換裝117S,所有這些飛機都可能變成第4+代甚至第4++代戰鬥機,依然能夠在機動性方面對美制F/A-18E/F形成優勢。

  美國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要全面換裝F-35C/B,至少還需要20年時間。在這期間,還是需要F/A-18E/F“超級大黃蜂”當家。

  15年後,中國海軍的核動力航母、蒸汽彈射器都可能投入使用。這樣的話,使用117S發動機的殲-15M的航程和載彈量也會大大增加,尤其是載彈量,可以滿載彈射起飛,對美軍的打擊能力倍增。因此,目前僅僅花15億美元左右進口24架蘇-35,立足於如此長遠的未來,不能不說,中國的計算是相當精明的。

  俄羅斯人也不是完全糊塗。蘇-35本來在俄羅斯空軍就屬於過渡型號,不會大量裝備,真正需要的是FGFA第五代戰鬥機。依靠從中國獲得的15億美元,FGFA的若干技術還有可能進一步完善。因此,俄羅斯不怕中國繼續仿制蘇-35,只是一旦中國版蘇-35真正現身,在莫斯科,依然還是會有人流淚的。(作者 平可夫)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