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總理“首訪”印度 中國社會應當跟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0 08:42:43  


  中評社香港5月20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起訪問印度,中國新總理首次出訪的首站選在印度,被廣泛看成中國對這個龐大鄰國的特殊重視和尊重。

  環球時報社評說,中印關係長期被各種負面新聞困擾,它在輿論中顯示的樣子比它的真實情況要差得多。就在十多天前,兩國邊防軍的“帳篷對峙”還很轟動,但兩國官方趕在李克強總理訪印之前,“很及時地”化解了它。

  很難對中印關係做“好”或“不好”的簡單評價。兩國之間至今有世界規模最大的邊界分歧,那裡不僅打過仗,兩國至今對實控線的認識也不同。如果往壞處想,兩國隨時都可能因邊界分歧走向新的戰略衝突。

  但中印邊界的實際情況比釣魚島以及南海上的一些爭議島嶼都要好。兩國很清楚領土問題一時解決不了,但雙方政府都有意把兩國關係的焦點從邊界引向更遼闊的領域。雖然媒體上總有炒作,但兩國圍繞邊界的態度都不是進攻性的,表現出不讓邊界問題絆住中印關係的共同願望。 

  這份理性在民族主義盛行的亞洲相當難得。看看中日之間圍繞一個無人島正在發生什麼,就知道12.5萬多平方公里的爭議沒拖住中印,這簡直是個“奇跡”。 

  事實上,西方都在從地緣角度評價中印關係,中印兩國輿論也常常熱衷這樣做,因而“龍象之爭”說盛行。但中印政府現在經常從全球戰略角度審視彼此。在後一個角度中,中印是兩個全球最大的新興國家,它們在世界金融秩序、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上有著相當一致的利益。兩國的合作需求遠遠多於紛爭。 

  中印兩國的潛力加在一起,大得足以讓一些西方人不安。如果中印相互消耗,從國際政治學理論上說,符合西方利益。雖然這未必會成為西方認真設計、並加以實施的一個計劃,但這樣的願望在西方輿論甚至政要中一直在半明半暗地表達著,它會引導西方國家針對中印的外交行動。 

  中印之間顯然有很多可以被外界打進楔子的地方。首先中印民間相互好感度低,兩國的小摩擦很容易被極端放大。此外中印同時崛起,各自上升的影響力會有一部分轉化成相互之間的壓力。中印之間的“互補性”也不夠明顯。 

  印度社會的民族自尊心很強,但偏偏中國社會並不想遷就印度人的這種情緒。很多中國人缺少了解印度的興趣,對印度的介紹往往是功利主義的,把它簡單說成“最大民主國家”或者遠遠不如中國的“臟亂差國家”,以印證講述者的某種政治觀點。中國輿論缺少對印度的尊重,對印度崛起的研究並不認真。 

  過去中國對發展同印度關係花的力氣,看上去不如美國使的勁大。但我們需要考慮到,印度有成為同中國並駕齊驅國家的前景,如果印度在對華態度上變成又一個日本或菲律賓,中國的周邊環境就會坍塌一大塊,從此不得安寧。 

  中印的互疑還有很多,比如相互懷疑對方在設計或參與對自己的“包圍”。但中印關係現在又是幾十年來相對最好的時期,這實際上幫雙方省掉了防範對方的不少心思和資源,向各自的現代化投入更多力量。 

  改善中印之間的氛圍,兩國政府必須承擔起主要責任。它們需要創造出雙方輿論都有興趣關注的更多“好事”,以取代兩國媒體對邊界問題毫無節制的炒作。發展中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僅需要決心,還需要兩國政府的智慧。光抱怨媒體不負責任是沒用的,政府應針對引導輿論有所作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