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緬油氣管道開通意義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30 09:46:00  


2013年5月19日,駐緬甸大使楊厚蘭赴緬甸若開邦皎漂地區,視察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德國之聲電台5月27日報道《中緬油氣管道意義何在》,摘要如下:

  2009年,緬甸與北京方面簽署了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協議。協議期限為30年。管道是原油、天然氣雙線並行,經緬甸進入中國瑞麗,再延伸至昆明。管道在緬甸境內長約800公里。根據協議,中石油旗下公司負責中緬油氣管道的設計、建設、運營、擴建及維護工作,總投資額約25億美元。

  按計劃,5月底中緬油氣管道即將完工。其中天然氣管道屆時將達到輸氣運營標準,而原油管道預計於2014年達到投產要求。澳大利亞麥考裡大學經濟學家肖恩.特尼爾認為:“中國即將實現其長期以來的夢想打破從馬六甲海峽運輸石油的困境。”

  目前中國依賴馬六甲海峽運輸的原油占其總需求的37%左右。一旦每年可提供2200萬噸原油的中緬管線投入使用,這個比例將下降到30%左右。

  中國社科院亞太所所長李向陽表示,中緬油氣管道可緩解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是中國能源運輸管道多元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緬甸每年將收取過境費1360萬美元,另外,該石油管道每輸送1噸原油,緬甸就有1美元的收益,2200萬噸原油將給緬甸國家帶來每年2000多萬美元的收入,總計約3500萬美元。據緬甸能源部稱,中緬管道建成後將每年向中國輸出12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緬甸將因此獲得15億美元的外匯收入。管道輸送的20億立方米天然氣可供緬甸國內使用。

  儘管如此,特尼爾卻認為,與中國的獲利相比,由中國和當時還是軍政府統治的緬甸簽訂的中緬油氣管道協議給緬甸帶來的好處“微不足道”。緬甸若開民族發展黨主席埃貌也持類似觀點,他要求:“政府應該再次審視這項由前軍事領導人簽署的協議並評估緬甸從中可獲得的好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