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銀行業為何出現“錢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3 08:30:45  


 
  因此,認真地說,並非中國出現“錢荒”,而是中國商業銀行遇到了“錢荒”。

  那麼,中國銀行業出現“錢荒”與中國經濟出現錢荒,有何不同?

  我們不妨從中國總理李克強屢屢提及的盤活存量說起。李克強明確表示要通過激活貨幣信貸存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激活貨幣信貸存量恰恰反映了中國決策高層對當前貨幣信貸及實體經濟運行深層次問題的清醒認識。激活貨幣信貸存量,首先說明,中國決策層認為當前貨幣信貸總量已經夠用,穩健貨幣政策基調不會改變,更不會降息和增加信貸投放,這意味著中國已經摒棄了靠貨幣信貸擴張和大規模資金投入來拉動經濟的發展老路。其次,這也傳遞出貨幣政策服務於經濟結構調整的信號,讓資金更多地進入到實體經濟,而不是房地產等泡沫經濟,避免金融走上脫“實”向“虛”的岔路。

  最後,再來說中國銀行業出現的“錢荒”問題。同業拆借利率的飈升,的確反映了資金面的緊張。但必須看到,這種緊張局面,主要源於銀行多年來的放貸過度,一旦央行不願向貨幣市場注入流動性,銀行們就會措手不及。央行與商業銀行態度的反差,恰恰說明,中國央行希望向商業銀行和其他信貸發放機構發出警告:無節制的信貸擴張,特別是通過影子銀行體系實現的信貸擴張,是不被容忍的。

  更進一步說,中國央行“淡定”對待銀行業“錢荒”問題,恰恰說明新一屆中國政府對於金融風險防範有著清醒判斷——過度擴張的信貸規模和貨幣供給是金融業真正的系統性風險所在。為了防範這種系統性風險,中國可以提高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容忍度,更遑論商業銀行遭遇的短期“錢荒”問題?或許,這種務實與冷靜,正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最需要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