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有多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5 11:12:27  


雖然中國銀行業6月份的“錢荒”年年有,但今年資金緊缺的狀況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英國《金融時報》7月4日載文《中國經濟的硬著陸風險》,摘要如下:
 
  中國新一屆領導層正試圖完成一項難度極大的經濟調整,即讓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放慢前進的腳步。近來,隨著有關部門採取措施試圖對“影子銀行業”加以控制,種種困難就表現得更為明顯。但在這些困難背後卻隱藏著一個更大的問題:中國日益放緩的經濟甚至有可能崩盤。實際上,正是中國新一屆政府所表達出來的打算依賴市場機制來實現發展的願望引發了這種風險。

  在最近的一篇報告中,傑羅姆列維預報中心(Jerome Levy Forecasting Center)的大衛•列維(David Levy)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中國的“失速速度”是多少?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在未來十年裡可輕而易舉地將經濟增速從10%降至比如說6%。這裡隱含的假設是,“一個迅速擴張的經濟體就像一列高速行駛的火車;鬆開油門,它自然就慢下來了。它會繼續沿著之前所在的軌道行駛,只不過速度沒有那麼快了。”列維卻認為,中國更像是一架大型噴氣式客機:“最近幾年,有兩個引擎一直運轉得不太正常,飛行員現在不願繼續把壓力都壓在剩下的好引擎上。他開始讓飛機減速,但如果減得太厲害,飛行速度就將低於失速速度,飛機就會從天上掉下來。”

  2008年後,淨出口不再是中國經濟的一支推動力量。投資填補了這個空檔,特別是在2009年。其結果是,投資支出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進一步飈升——2007年時為42%,這已然是一個高得出奇的數字,2010年時升至48%,這更是絕對令人瞠目結舌。驅動這一投資引擎的“飛機燃油”,是信貸的爆炸性增長;2009年,貸款年增速接近30%。這一政策當時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如今,在淨出口熱潮已經退去的情況下,中國政府還希望降低對信貸所驅動的投資的依賴,那麼,中國經濟現在只剩下一個引擎,那就是消費——私人消費和公共消費。

  實際上,有關各引擎對GDP增長的貢獻的季度數據顯示,迄今為止,中國政府所希望的放緩進展得非常順利。但它若想將經濟增速從10%降至6%,仍需克服巨大的挑戰。

  首先,庫存投資必須大幅下降,原因是庫存投資水平取決於經濟增速、而非經濟活動水平。想想看:在一個增長停滯的經濟體中,庫存積累通常為零。再者,假設其他因素保持不變,如果經濟增速降至6%,那麼所需的庫存投資將會變為經濟增速為10%時所需庫存投資的60%。這一調整造成的即刻影響將是,庫存投資大幅下滑,而後才會從已經降下來的水平(對應的經濟增速為6%)上重新開始增長。另外,企業很可能無法完全預見到經濟的放緩,尤其是在經歷了多年的高得多的經濟增長之後。因此,它們會發現自己受累於迅速增加的庫存,不得不大幅削減存貨,並以更大的幅度削減產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