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中頻繁軍演 有何深層效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5 09:31:00  


 
  所以,俄、中聯合軍演以及西方國家的反制行動仍將持續下去,儘管強度、頻率的大小可能隨機變化。今後以俄、中為一方而以西方國家為另一方在亞太地區進行的國際戰略博弈,是否會變成雙方壁壘分明的軍事對峙,既取決於俄、中兩國制定的國際大戰略以及實施此等大戰略所遵循的途徑,也受制於西方國家在東北亞地區對俄、中兩國採取的擠壓行動的力度和持久性,更決定於在可以預期的未來在世界其他地區是否會爆發足以對現存國際政治格局提出挑戰的重大事態。

亞太國際戰略博弈將持續

  總體說來,未來在亞太地區的國際戰略博弈仍然將持續進行,雙方投入的資源和力度還將加大,甚至還會顯露出冷戰時代的某些跡象。最終發展趨勢如何,端視雙方最高領導人的政治智慧以及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而決定之。

  至於這場戰略博弈的國際效應,則可能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其一,俄、中兩國剛結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以東海域舉行的大型海上軍演,就緊鑼密鼓地舉行“和平使命-2013”陸上軍演。儘管陸上軍演打著“反恐”的旗號,卻遠遠超過打擊恐怖分子所需的規模,對觀察家而言,這層含義是彰明較著的。這就給美國、日本發出了警告:倘若西方國家繼續加大針對俄、中兩國的擠壓行動,則這兩國出於自保的目的,或許抱團取暖,將擴展軍事合作提上議事日程。如此,俄、中兩國進一步則確保後院寧靜安全,以利於加強同美國角逐全球影響力的力度,退一步則可以確保這兩國在與西方國家軍事對峙時,擺脫兩線擠壓的尷尬局面。

  其二,俄、中兩國加強防務合作,哪怕僅表示象徵意義,由於未來動向必然十分惹人注目,就將在東北亞地區的戰略平衡中起著重大的作用。近年以來,美國初則強調“重返亞洲”,繼則解釋說僅是力量“再平衡”在亞太地區的體現而已,實際上,美國注意力尤其是軍事力量已經聚焦於亞太地區了。如今俄、中加強防務合作,畢竟也起到了再次給予平衡的戰略作用。這就有可能在亞太地區把緊張局勢重新緩和下來,促使相關各方採取比較節制的政策。換言之,俄、中兩國加大合作的力度,或許在東北亞起著一個平衡器的作用。

  其三,當前俄、中雙邊貿易擴大,領導人會晤頻繁,標誌著兩國邁向全面的戰略夥伴關係。過去兩國關係純屬經濟性質,如今卻被賦予更多的政治、軍事色彩。當然,迄今俄、中兩國在軍事領域的合作,僅屬於戰術範疇,離開戰略層面還有很大的距離。

  何況,莫斯科和北京從改善各自與美國的關係所能獲得的益處,大大超過加強與對方的關係所能獲得的益處。要說雙邊軍事合作,僅是協調行動罷了,要說締結軍事同盟,雙方連這樣的意願都沒有向對方表達過,所以根本不可能形成軍事同盟。過度評價俄、中軍事合作的含義,不惟不理智,而且違背了莫斯科、北京領導人自身的意願。

  然而,儘管俄、中兩國在軍事領域的合作僅屬於戰術範疇,俄、中兩國加大政治、經濟乃至國際舞台上的合作的縱深處的含義,卻具有戰略性質。基此,未來動向自然發人深省。面對正處於轉型期的俄、中關係,西方國家何去何從,令人不禁遐思聯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